“哦?此話怎講?”朱元璋來了興趣。
“父皇,您想想,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,提高糧食產量,是不是就能讓百姓們吃飽飯了?”
朱元璋點了點頭,深以為然。
“如果我們能改進織布、造紙的技術,降低成本,是不是就能讓百姓們穿暖衣,用上便宜的紙張了?”
朱元璋再次點頭,心中對朱檀的看法又有了幾分改觀。
“父皇,兒臣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大明江山,為了百姓福祉!”
朱檀說著,眼神堅定地看著朱元璋。
朱元璋沉默了。
離開實驗室后,朱檀又帶著朱元璋來到田間地頭。
金秋時節,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。
金黃的稻谷隨風搖曳,沉甸甸的果實在枝頭招搖。
農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“父皇,您看,這都是新政的功勞啊!”
朱檀指著眼前的一切,感慨道:
“攤丁入畝,讓百姓們減輕了負擔;火耗歸公,杜絕了貪官污吏的盤剝;興修水利,提高了糧食產量……”
朱元璋深吸一口氣,金黃的稻田在秋風中泛起波浪,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。
他瞇起眼,目光深邃,像是在審視著這片土地,也像是在審視著朱檀。
半晌,他忽然哈哈大笑起來,笑聲中帶著幾分釋然,幾分感慨,還有些許的自嘲。
“老十啊老十,”朱元璋拍著朱檀的肩膀,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,“你在山東搞的那動靜,朕原本是很生氣的。那些老頑固,一個個跑到京城來,指著朕的鼻子罵,說你小子胡鬧,要翻天了!”
朱檀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,嘿嘿一笑。
那些山東的官紳富戶,可不是一般的難纏。他們仗著自己家大業大,根深蒂固,平日里欺壓百姓,魚肉鄉里,簡直比土皇帝還威風。
朱檀一到山東,就拿他們開刀,推行新政,觸動了他們的利益,自然會招來他們的瘋狂反撲。
“可是現在看來,”朱元璋語氣一轉,目光變得銳利起來,“好像,你是對的。”
他環顧四周,看著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百姓,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的滿足和喜悅,心中感慨萬千。他知道,大明江山之所以能夠穩固,百姓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,靠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,而是這些勤勞樸實的百姓。
“父皇英明!”朱檀趁機拍了個馬屁,他知道朱元璋最關心的就是百姓的福祉,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,他什么都愿意做。
“少拍馬屁,”朱元璋笑罵道,“朕還沒老糊涂呢!說吧,你小子還有什么鬼主意?”
他知道,朱檀這小子鬼精鬼精的,肯定還有后招。
“嘿嘿,”朱檀搓著手,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,“父皇,兒臣還想做一件事。”
“什么事?”朱元璋來了興趣,這小子總能給他帶來驚喜,或者說,驚嚇。
“官紳一體!”朱檀一字一頓地說道,聲音不大,卻擲地有聲。
朱元璋聞言,臉色頓時一沉。
他知道,這四個字意味著什么,這可是要動搖大明根基的舉動啊!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