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是西洋火炮的圖紙,他們的火炮射程更遠,威力更大,而且更加精準。”
“若是我們能夠掌握這些技術,便可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,保衛我大明海疆,甚至可以效仿西洋人,將我們的影響力擴展到更遠的地方。”
朱元璋聽著朱檀的講述,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。
他從未想過,在這世界的另一端,竟然還有如此強大的國家和文明,而他們所掌握的技術,更是遠遠超過了大明。
他原本以為,大明已經是這天下間最強大的國家,但朱檀的話語,卻如同一道閃電,將他從美夢中驚醒。
“老十啊,”朱元璋放下圖紙,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,“你說的這些,可是真的?”
“父皇。”
朱檀正色道:
“兒臣所說,句句屬實。”
“這些年來,兒臣暗中派人前往西洋各國,收集情報,學習技術,就是為了有朝一日,能夠將這些東西帶回大明,讓我大明更加強大。”
朱元璋沒有說話。
老十,絕非信口開河之輩。
這些年來,朱檀雖然癡迷于西洋之物,但也從未耽誤過政務,而且他在山東推行的那些新政,也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成效。
“老十,”朱元璋抬起頭,目光炯炯地盯著朱檀,“你說的這些,的確讓朕大開眼界。”
“父皇,”朱檀躬身道,“兒臣明白。兒臣今日,只是想讓父皇了解到,這個世界并非只有我們所看到的那樣。”
“在這世界的另一端,還有著更加廣闊的天地,更加強大的力量。”
“我們不能固步自封,妄自尊大,而是要時刻保持警惕,不斷學習,不斷進步,才能立于不敗之地。”
“所謂……落后就要挨打,父皇應該最明白這個道理了。”
作為開國皇帝。
朱元璋當然聽得懂朱檀的言外之意。
朱元璋沉吟片刻,問道:
“老十,你既有此雄心壯志,可有想過下一步該如何做?”
朱檀早有腹稿,胸有成竹地答道:
“父皇,兒臣以為,當務之急是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師,能夠與西洋人抗衡。”
“水師?”
朱元璋眉頭微皺,“我大明立國以來,向來以陸戰為主,水師不過聊勝于無。”
“你想要打造一支足以與西洋人抗衡的水師,談何容易?”
“父皇此言差矣。”
朱檀不慌不忙地解釋道:
“西洋人之所以能夠在海上稱霸,并非天生神力,而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先進的造船技術和火炮技術。”
“只要我們能夠掌握這些技術,假以時日,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水師并非不可能。”
“再者,”朱檀頓了頓,繼續說道,“海外并非蠻荒之地,而是蘊藏著無數財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