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。
朱檀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親兵軍營。
說是軍營,其實更像個大校場,操練的將士也不過百十來號人,畢竟是親王近衛,重在精銳而非數量。
朱檀站在點將臺上,看著底下這些五大三粗的漢子,心中卻犯起了難。
這幫人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,可要說水性嘛……
“咳咳,”朱檀清了清嗓子,“本王問你們,誰會鳧水?”
底下一片寂靜,只有風吹過校場卷起陣陣沙土。
“怎么?堂堂王府親兵,連個會水的都沒有?”
朱檀故作不悅地問道。
“殿下恕罪!”終于,人群中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,“俺們都是北方人,從小在馬背上長大,這水里的玩意兒,還真不太會。”
朱檀無奈地扶額,這年頭找個會游泳的怎么就這么難呢?
“殿下,”這時,一個精瘦的漢子站了出來,拱手道,“小的倒是會些水性,只是……”
“只是什么?但說無妨。”
朱檀眼前一亮。
那漢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:
“只是小的這水性,是小時候在水田里摸魚練出來的,跟在大海里乘風破浪,怕是還差得遠……”
朱檀哈哈大笑,走下點將臺,拍了拍那漢子的肩膀:
“會摸魚就成!總比旱鴨子強!這樣,你就先負責教大家鳧水,其他的事情,本王自有安排。”
……
與此同時,朱元璋在魯王府中閑逛,四處打量著。
魯王妃知書達理,見朱元璋對府中事物頗感興趣,便恭敬地說道:
“父皇,不如兒媳帶您去看看府上新進的一些西洋玩意兒,可有趣得緊呢。”
“不必了,”朱元璋擺了擺手,“朕只是隨便走走,你忙你的去吧,不用管朕。”
朱元璋嘴上說著隨便走走,目光卻有意無意地飄向朱檀的書房。
這老十,平日里神神秘秘的,也不知在書房里搗鼓些什么名堂。
想到這里,他便徑直朝著書房走去。
書房的門虛掩著,朱元璋輕輕一推便開了。
書房內布置簡潔,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,案臺上鋪著宣紙,筆墨紙硯一應俱全。
朱元璋的目光掃過書架,發現上面不僅有儒家經典。
還有不少兵書、游記,甚至還有幾本用奇怪文字寫成的書籍。
他隨手拿起一本翻了翻,發現自己一個字也不認識,便又放了回去。
正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,突然發現頭頂上有一團白花花的亮光,照亮了整個書房。
他抬頭看去,發現那并不是蠟。
而是一個奇怪的透明球狀物,里面似乎有一根細線在發光。
朱元璋疑惑地盯著那團白光,心中暗自稱奇。
這老十,究竟從哪里弄來這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?
莫非……這又是從西洋商人手里淘來的寶貝?
他年輕時走南闖北,什么希奇玩意兒沒見過?可這東西,他還真是聞所未聞,見所未見。
正想離開,那白光卻越發晃眼,讓他心中更加好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