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檀眼前一亮,這的確是個好主意!他忍不住贊嘆道:“你高見!就依你所言!”
“另外,”那謀士接著說道,“我們還可以一邊試用,一邊尋找替代材料和簡化工藝的方法,爭取早日實現‘電引火’的大規模生產。”
“好!”
朱檀一拍桌子,興奮地說道:
“就這么辦!本王這就去挑選精兵強將,務必將‘電引火’的威力發揮到極致!”
朱檀回到魯王府時,天色已晚,夕陽的余暉給王府的琉璃瓦鍍上了一層金邊。
他一進書房,就看到朱元璋正襟危坐在太師椅上,手里捧著一卷書,也不知是真的在看,還是在等他。
“回來了?”朱元璋放下書卷,目光炯炯地盯著朱檀,“那個什么‘電引火’,做得怎么樣了?”
“回父皇,還算順利。”
朱檀隨口回答。
老朱性情急躁,若是讓他知道“電引火”的種種缺陷,怕是又要龍顏大怒。
朱元璋點點頭,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:
“嗯,還算你小子有點良心,沒忘了朕交代的事。”
他頓了頓,又說道:
“不過你可別以為朕不知道,你小子最近三天兩頭往外跑,是不是又去哪個青樓楚館鬼混了?”
“父皇冤枉啊!”
朱檀苦笑著叫屈,“兒臣最近可是兢兢業業,除了去工坊督促‘電引火’的制作,還要去各郡縣巡查,哪有時間去那種地方?”
“哼,你小子少跟朕打馬虎眼!”
朱元璋吹胡子瞪眼:
“你那點心思,朕還能不知道?說吧,是不是又看上了哪個姑娘,想金屋藏嬌?”
朱檀無奈地嘆了口氣,父皇總是喜歡用這種老眼光看他,他堂堂魯王,就算真的想找女人,也犯不著偷偷摸摸的。
他正色道:
“父皇,兒臣說的是真的,那些郡縣推行新政,難免會遇到一些阻力,兒臣身為藩王,自然要親自去坐鎮,才能確保新政順利推行。”
朱元璋斜睨了他一眼,似乎不太相信他的說辭:
“哦?既然如此,那你倒是說說,新政推行得如何?那些士族可有給你這魯王面子?”
“面子嘛,肯定是當面給,背后不給的,不如您幫我去?”
朱檀笑嘻嘻地說道、
朱元璋吹胡子瞪眼,重重地將茶盞拍在桌上:
“你這小子!就會給朕出難題!朕一把年紀了,還得替你收拾爛攤子!”
“這不是您老人家英明神武,震懾四方嘛!那些個士族,哪個見了您不得抖三抖?”
朱檀嬉皮笑臉地給朱元璋捏肩捶背,盡顯孝子賢孫之態。
“少給朕來這套!”
朱元璋嘴上嫌棄,但心里卻是受用的。
這小子雖然憊懶了些,但到底還是孝順的。
第二天,朱檀早早地就出了門,美其名曰“去了實驗室”。
朱元璋看著兒子溜得比兔子還快的背影,無奈地搖搖頭。
這小子,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!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