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要將明日之事辦得漂漂亮亮,不辜負殿下的期望。
……
翌日清晨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,正是出游的好日子。
學生們早早便聚在書院門口,一個個精神抖擻,興致勃勃,好奇地打量著張鐵牛手中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工具。
這些平日里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兒們,何曾見過這般陣仗,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。
“張師傅,你這手里拿的是什么玩意兒?瞧著怪嚇人的!”
“就是,這木頭疙瘩,還有這繩子,能用來做甚?”
“莫非是要將咱們綁了,丟到護城河里去喂魚不成?”
張鐵牛被這幫小祖宗問得哭笑不得,只得耐著性子,一一解釋道:
“此乃測量工具,名為‘矩’和‘準繩’,用以測量距離和角度,明日我便教你們如何使用。”
學生們雖然聽得一頭霧水,但見張鐵牛說得認真,也不好再胡亂打趣。
只得按捺住性子,跟著他來到了城外的護城河邊。
這護城河乃是濟南府的護城屏障,河面寬闊,水流湍急,兩岸楊柳依依,景色秀麗。
然而,學生們此時卻無心欣賞美景,一個個只顧著抱怨。
“我說張師傅,咱們究竟何時才能回去?這日頭都快曬屁股了!”
“就是,這算學課本就夠枯燥乏味的了,偏生還要跑到這荒郊野嶺來,真是活受罪!”
張鐵牛充耳不聞,自顧自地選了一處開闊地,將測量工具一一擺放整齊,清了清嗓子,高聲道:
“諸位少爺,今日我便教你們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,測量這護城河的寬度!”
說著,他便開始講解如何利用矩和準繩,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,并以此推算出河面的寬度。
然而,這些平日里只知吟詩作賦,附庸風雅的公子哥兒們,哪里聽得懂這些繁瑣的計算方法,一個個聽得昏昏欲睡,哈欠連天。
“張師傅,你這說得也太復雜了些,能不能說得簡單點?”
“就是,這又是角度又是距離的,聽得我頭都大了,我還是回去看我的詩經吧!”
學生們開始不耐煩起來,試圖偷懶耍滑。
張鐵牛見狀,心中不禁有些惱火,但想起朱檀的囑咐,只得按捺住性子,耐著性子,一遍又一遍地講解,直到學生們勉強理解為止。
然而,理解了原理,并不代表就能熟練運用。
等到學生們真正開始動手操作時,問題又來了。
有的學生測量時,手腳笨拙,不是角度測錯了,就是距離量錯了,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相差甚遠。
有的學生則是壓根兒就不愿動手,躲在樹蔭下乘涼,將測量工作推給其他同學,自己則在一旁指手畫腳,評頭論足。
“我說李兄,你這角度量錯了,難怪算出來的結果不對!”
“王兄,你也是,這繩子拉得不夠直,河寬自然就短了一截!”
張鐵牛看著眼前這幫學生,一個個憊懶散漫,毫無求知之心,心中不禁有些氣餒,暗道:
“殿下說得輕巧,可這幫小祖宗,哪里是那么容易教的啊!”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