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厚照最愛玩,最愛看戲,也最愛干點什么,不過礙于朱佑樘的面子,也就是小打小鬧罷了。
眼看著朱厚照要動手,劉瑾也是一頭霧水,這讓他有種抓狂的感覺。
“屬下明白,屬下這就去,只是,王爺,您這是為何?”
“等我忙完了,我會跟你說的,趕緊的!”
朱厚照對劉瑾擺了擺手,他要再做一次實驗,試試二叔所說的氣泡,如果成功了,蓉蓉肯定會很高興的!
朱檀不知傳授朱厚照之法起到了作用,此時他與長子張鶴齡一起,去拜訪他們的姑丈,禮部侍郎徐瓊。
二張二人,被李廣一指,張家上下,皆是憂心忡忡。
所以徐瓊的舅舅是禮部右丞相,張氏兩人的舅舅,御使張岐,和他的親家祝祥,都是徐瓊的親戚。
朱檀努力的回憶著,嘴唇動了動。
他們肯定是張氏兩人的同伙,二張之所以能在弘治正德年間為非作歹,作惡多端,就是因為他們的幫助,才能算得上是同謀。
不過不得不說,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,二哥兒倆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。
就連嘉靖皇帝登基的時候,都是靠著他們的庇護,他們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,保住自己的性命。
朱檀也明白,自己的親人是沒有辦法的。
這些人,都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,如果沒有這一點,他和張老板,恐怕都要吃不了兜著走。
朱檀將這場會議叫做“惡人大會”,是因為他們討論的是如何與葉紳,御使張縉發生爭執,從而找個借口將他們二人貶得落花流水。
至于李廣,則是一言不發,或許是覺得李廣圣眷正隆,二張二哥能逃過李廣的懲罰,全靠他自己。
朱檀給他的評語是,他的那些親人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聰明人,都是些沒用的廢物。
只要將李廣按在地上,天空中的烏云便會消散!
只是幾位舅舅和幾位舅舅,把朱檀氣的夠嗆,一邊老老實實地接受長輩們的幫助,一邊還要向親朋好友道謝,這讓他有些坐立不安。
商議妥當之后,徐瓊與禮部侍郎沈路隨意地聊起了今年的科考,而其中一個人,更是引起了楚暮的注意。
說的是明成化年間進士王華,也就是憲宗朱見深在位的時候。
王華如今已是翰林院中的一員,只對朱厚照忠心耿耿。
而最讓朱檀來感興趣的,則是王華的長子王守仁。
他記得很清楚,這位王陽明,是繼朱熹之后,儒學中惟一的一位心學大師。
朱檀不懂明代的事,但正德、王陽明這些人,他卻是知道的。
徐瓊他們口中的王守仁,正是二十多年前首次科舉,最后卻在二十二歲時落榜的那一位。
時任閣揆的李東陽甚至說過,這一次不中,下一次一定能中。
王守仁二十五歲那年,第二次參加科舉,還是失敗了。
這一次,他的父親王華安慰了王守仁幾句,表示他下一次肯定能考上大學。
王守仁已經二十八歲,馬上就要去參加這次的禮部考試了,很多人都在期待著他的表現。
楚琵琶心中一動,王守仁是一位集智慧、智慧、謀略于一身,和孔孟、朱熹齊名的人物。
這種級別的存在,可不僅僅是要注意,至少也要成為他的朋友啊!
這還只是一個大概,朱檀對王守仁平息寧王叛亂的印象最深,因為他的侄子封了他的爵位,要親自出征寧王,而王守仁卻是分分鐘就能將寧王拿下。
這讓一心想要成為一名演員的侄子朱厚照,再也沒有了出場的機會。
朱檀的思緒迅速走遠,王陽明又想起了與之同期的四位大學者,唐伯虎,點秋香。
雖說是虛構的,但畢竟是真實的。
要是能認識一下這四位大學士,隨便找個地方吃飯,也算是不虛此行了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