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檀提出了一個主張,即政府提倡,商人參加,用利潤來促進移民實疆。
沒有錢,什么都做不了。
朱檀提議開一家商行,專供改革,而不是讓商人們白白花錢,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潤。
相當于一個商人的投入,十年之內,就能賺上一倍以上。
他還說,若是賺不到這么多錢,就由政府來承擔。
朱佑樘哈哈大笑:“你們怎么看,建昌伯的意思?”
劉健等人又是一臉敬畏的看著這個叫楚鮮的少年。
他早就猜到,那個“商人”與朱檀有關,但也是一個很大的助力。
這樣的投資,不出三年,就能看到效果。
于是,朱佑樘又讓朱檀幫忙疏通商人的關系,讓他參與到改革中去。
原本這不合慣例,朱檀乃是外姓人,而且還是大將軍之類的武將。
不過,劉健三人也沒辦法反對,朱檀的提議,還真是管用!
公務談罷,張后宮中的小內侍將朱佑樘與朱檀兩個郎舅叫來,讓朱佑樘過來。
朱檀走進張皇后的寢宮,便見到張鶴齡。
我勒個擦,這是倒打一耙啊!
他的侄子,侄女,還有劉瑾,都在他的身邊。
張皇后對自己的兩個哥哥都很疼愛,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手足相殘的情況,更何況張鶴齡之前的那番言語又給了她很大的偏見,所以她才會這么說。
“大郎,你就是這么對大郎的,不僅把他的下人給揍了,還把大郎的產業給搶走了,這可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張鶴齡一看張皇后為自己說話,立刻在旁邊煽風點火。
朱檀見張鶴齡要和朱厚照搶影后了!
朱佑樘現在對自己的兩個哥哥,也是另眼相看,對于張皇后,他是不太信任的。
他還是比較傾向于妹夫,聽了張皇后的話,轉頭問:“建昌侯,真是如此么?”
朱檀嗤之以鼻,還在一旁添油添醋,更是顛倒是非。
不管怎么說,張鶴齡和杜成朱達都是夸大其辭,在這件事上,他比張鶴齡更擅長無理取鬧,而且他也是對的!
二張的回答,在眾人的疑惑面前,顯得有些格格不入,不過,這并不難理解。
不僅僅是朱佑樘,就連張皇后,都是一臉的了然。
他們雖然不清楚九十六萬的鹽引到底值多少錢,但也知道這可是一筆巨款,更何況還有一個下人貪污了一萬多兩。
朱佑樘聽了朱檀的決定,便拿出了一些錢來賠償那些倒閉的商人,并且購買了一些食物,運到了邊境。
越是觀察,越是喜愛,越是不待見張鶴齡,只覺這位大舅哥貪婪無度,恃寵而驕。
但朱佑樘并沒有責罰張鶴齡,而是對自己的家人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