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動用了自己的能力,從朱檀的腦海里提取出了一些信息。
原來如此,我還真是無知!
朱檀再次將視線落在了自己的身上,難道是系統更新了?
還不等他開口,宋應星又開始了他的授課。
“《坤輿萬國全圖》是利瑪竇與李之藻共同完成的,利瑪竇作為西洋人,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腳印,我們不能太過驕傲,要以大局為重,不要太過驕傲!”
“我大明王朝,從朝鮮到吐蕃,從安南到北方,從大沙漠,從東到北,一共有一萬七百五十公里,從北到北,一共有一萬九百四十公里。這個世界,比這個還要大得多!”
“各位大臣,各位大臣,陛下,大明,還不進攻,什么時候進攻!誰輸誰贏!”
朱由檢對宋應星說的那句話,宋應星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,于是將這句話牢牢的記住,然后告訴了宋應星!
這話一出,頓時讓所有人都精神一振。
朱由檢不自覺地站了起來,應了一聲:“好!”
眾人也都是如此,文武百官也都是拍手叫好,將現場的氛圍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“國家大事,就像是逆流而上,不斷前進,就是因為他們的倒退,讓我們的子民吃不上東西,邊境上到處都是戰火,所以,才會有海盜入侵!”
聽到臣子的講話,朱檀也不禁心潮澎湃。
朱檀突然發現了一件事。
和現代人對大明的成見不一樣,大明是一個沒落的時代,而另一方面,卻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王朝。
大明朝是科學技術萌芽期,科學思想萌芽期,商業經濟萌芽期,近代文學萌芽期。
他本可以不費吹灰之力,也不需要這么高的評價。
他要做的,就是引導。
如果能夠引導的好,那么就不會再出現類似于歷史上那種被壓制的情況了,那就真的是前途無量了。
宋應星的聲音從上方傳來。
徐光啟則是坐在一邊,與旁邊的大臣們交談著。
對于徐光啟,朱檀還是有點印象的,在大明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,在大明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。
不過,他也想不起來了。
沒有足夠的歷史,那就用作弊來彌補!
朱由檢一邊回憶著徐光啟的身份,一邊聽著系統的解釋:
“徐光啟,又名子先,又名宣虎,號文鼎,上海人,萬歷年間,曾任文淵閣大學士,內閣次輔,曾任大學士。1603年加入天主教,教名保洛。早年隨利瑪竇研習西洋天文、歷法、算學、測量、水利等科技,一生從事科技研究,勤于著書,在引進、吸納歐洲科技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,對17世紀中西兩國的文明交往起到了重大作用。
朱由檢是真的被嚇了一跳,這個世界上哪有這么神奇的東西?
打開面板一看,果然是升級了。
朱由檢陷入了沉思之中,這一刻,他感覺到了一種沉重的、沉重的歷史。
如果真的可以借此復興大明王朝,三百年之后,就不必再有中國的恥辱,也就不必讓祖先們拋頭顱灑熱血了。
如果是這樣,地球上的異族,就不會在五百年后,還能說出這樣一句話:“看到了嗎?這是一種奴役!真是沒文化!”
……
正這般想著,場中忽然響起了一陣爭論,一名大臣還是不甘心,站了出來。
“宋大人,你說你能反駁,我就反駁你一句,宋大人對大明的疆域了如指掌,你說這里有喀斯特和山洞,你說的跟皇宮似的,你說得跟真的似的。”
宋應星聞言,臉上露出幾分尷尬之色,道:“我倒是沒有,不過我那幾個好友倒是去了一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