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檀愣住了,這一幕太眼熟了。
這難道不是一部小型的《甄嬛傳》?
“妹妹,你別生氣,你要是因為我而受傷了,我心里會過意不去的!”
“如果你不能原諒我,我就先走了!”
說完,她對朱檀使了個眼色,轉身就走。
郭縣令仔細地聞了聞自己手掌上還帶著女人的幽香,臉上帶著一絲惋惜之色。
“真是遺憾,我這次做的不夠好!”
郭縣令哈哈一笑,只覺顏面盡失,對著朱檀道:
“不好意思,陳先生,這只是我的一點心意而已!”
……
“縣尊,你還真是三妻四妾!你可真有福氣!”
“陳少爺,你真會開玩笑!”
在兩人都有共同的目標之后,兩人的語氣都很客氣。
接住縣令道:“陳少爺真會開玩笑,以我現在的實力,遇到海陽王這樣的諸侯,根本不夠看。海陽王的后宮很多,一共有十個小妾,其中有十二個是他的妻子。”
朱檀愣住了,海陽王?這似乎是一位諸侯之名。
朱檀忽然想起了十陛下朝的統治,那時候的十陛下朝,都是蕭何,勝于蕭何。
朱由檢的祖上白手起家,打下了大明江山,開國之后,皇帝就開始大規模的生產,每個皇帝都會有五六個兒子,每個兒子都有七八個孩子,每一個孩子都有七八個孩子,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皇帝,剩下的都被稱為藩王,這樣的循環下去,就好像是一個家族一樣。
一開始,這個制度并沒有什么問題,只是用來穩定王朝的根基,但久而久之,老朱家的人數就越來越多。到了萬歷年間,大明皇室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三萬,而老朱家族的人數,卻超過了二十萬,而朱氏皇族,卻是什么都沒有做,完全是平民來養活,不僅要給他們提供食物,還要給他們足夠的食物。
最基本的問題,并不是他們不干活,而是把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放在第一位。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怎么可能不懷恨在心呢?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,明末的朝堂上,不僅有自然災害,也有諸侯之禍,而位于中原中心地帶的河南,卻被七大諸侯所分割。
明代的藩王們并不干涉朝政,所以他們的行為和藩王無關,但是李自成造反之后,他們走到哪里,哪里就殺到哪里,甚至連平民都會跟著造反,究其根本,就是因為藩王們在民眾眼里,就像是一個需要鏟除的蛀蟲。
這是怎么回事?說他們是工人們,用來欺負人的!
朱由檢雖然貴為皇帝,但是其他幾位皇子卻是省吃儉用,這大概就像是明代的封疆大吏一樣,如果他們不造反,那就可以永久的維持下去。
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銀兩是用來供養這些諸侯的,而這些諸侯,一年也就是五十兩銀子,那可是皇室的銀子,是皇帝的銀子。
而其他幾位諸侯,就像是一些大官,在朝缺銀子的時候,總是在那里哭訴自己的貧窮,而當李自成入京,李自成大肆掠奪之時,他們卻都是腰纏萬貫,腰纏萬貫。
朱檀還記得有一筆錢,那就是李自成調查一位諸侯國的時候,拿到的那筆錢,相當于大明王朝好幾日的稅收。
朱檀很小的時候在一個電視上聽到過,所以不一定是真的。
不管怎么說,十位藩王都是可恨的!
朱檀在心里默默的記下了這件事,那就是要懲罰那些諸侯。
“可陛下都這么勤儉持家了,幾位皇子還這么做,這不是有違陛下的意思嗎?”
朱檀繼續說道。
知縣哈哈一笑:
“皇帝?皇帝的節約跟我們有什么關系?更何況,他還只是一個癡迷于修煉的皇帝,不是他不喜歡美女,他只是喜歡修煉,所以才會如此!”
朱檀聽了這話,也是一臉笑容,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。
說話間,朱檀被帶到了一張方桌上,而他身后的三個人,則被郭縣令恭敬地安排在了他的身邊。
知府說要收拾一下,隨即離開了。
眼下天下大亂,誰又顧得了誰呢?
知府忍不住一聲嘆息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