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是別亂來的好。
先看看情況,等明后天工作日再四處走走逛逛,盡可能的摸摸底。
再做決定也不遲。
等到晚上天黑以后,靳敏住的招待所,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。
今天上午還是她們一個個的百貨公司跑,去送貨。
現在,百貨公司的營業員來找她們了。
牛仔褲賣得很好,很好!
來之前,沈穗給這批牛仔褲定了價。
高價的提價到八十八,平價的這批,提價到了三十。
畢竟把兩個價格都拉到二十五肯定不成,那就只能提價形成高中低三檔價位。
至于人民群眾愿意買哪個,那是他們的選擇。
若是賣的不好,那就再另算。
對沈穗而言,賣到外地去,又要依靠這些營業員出貨,提價是沒法子的事。
她要給談凱歌提成,還得給這些營業員提成。
就只能漲價。
不把價格差距拉開,又可能遇到“貿易壁壘”。
好在沈穗的定價策略是成功的。
靳敏為之發出感嘆,“上海怎么那么多有錢人?”
沈穗笑著道:“畢竟是大城市。”
一輩子都在為屬于自己的人力車打拼的祥子,在老北京屬于社會底層,尚且還能吃上白面饃饃。
而就在十年前,鄉下有的地方一年到頭還吃不上一口白面饃。
或許這種情況,現在也還有。
這就是差距。
要不為啥幾十年后人人都想要北京、上海戶口呢。
教育、醫療,那是小地方比不了的。
大城市不是沒窮人,但窮的下限都比小地方高許多。
牛仔褲在上海暢銷。
這讓沈穗松了口氣。
哪怕是不能正式進入百貨公司的柜臺,靠著那些營業員的門路,一樣能賣的很快。
第二天下午杜小風來了電話。
“蘇州那邊的一個百貨公司的經理來上海這邊,本來是想進點牛仔褲,但這邊貨少,想拿貨就得跟服裝廠的銷售打交道。”
完全的藍海市場,銷售是主導者。
想要拿貨,得看銷售員的臉色。
準確點說,得給銷售塞錢。
這位孫經理不愿意花這筆錢,采購這事就算了。
但他來上海一趟,也不能白來。
去百貨公司想著給孩子買些東西帶回去,剛巧遇到有營業員私下販售牛仔褲。
那營業員也是個敞亮人,確定不是市場監管局的人,就把孫經理介紹給了杜小風。
“姐,咱做這筆買賣不?”杜小風跟沈穗打電話前,也做了功課。
盡可能的避免上當受騙。
沒十足的把握,她也不會跟沈穗說。
沈穗不假思索,“做,你把上海這邊的事交代清楚,然后去蘇州一趟,我給蘇州發貨,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,咱們入駐蘇州的百貨公司去!”
“另外,你記得給那個營業員一百塊錢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