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皇想看天下歸心,那自己就讓父皇看看長安百萬百姓是如何歡慶大唐百勝之軍歸朝。
父皇想看兄弟和睦,李建成也愿意在人前演這么一出。
和自己那個參加皇宮家宴都會因為想念母親,而獨自沉著臉流淚的弟弟不一樣,李建成很清楚什么是不合時宜的事情。
例如此刻,他若板著臉,就很不合時宜。
陳駿就站在尚書省兩位大佬身后不遠,望著沉浸在飆演技狀態的李建成,只感覺他這個太子當的也是心累。
不過沒等他多想,遠處的馬蹄聲和腳步聲已經清晰入耳。
稍稍墊腳,都能看到隨風飄揚的大唐旗幟。
站了快一個鐘頭,終于來了。
隨著大軍逐漸接近,李建成率先出迎。
兩兄弟在城門外碰頭,雖然都帶著笑意,但只有他們兩知道,這笑容究竟有多假。之所以說是兩人,完全是因另外還有一人壓根就沒笑,甚至都沒有下馬的意思。
嗯,這第三人自然是齊王李元吉。
站在百官群眾挑眉望向一臉不岔的李元吉,陳駿心底更是暗笑。
這位齊王也是夠倒霉,出征一趟沒撈著什么值得炫耀的戰功不說,還莫名其妙的被撤了職。
換做自己是他,此刻看見頂替自己位列正相的裴寂也會很不舒服。
陳駿暗自琢磨著一些事情會發酵的必然原因,前方李建成、李世民哥倆好的一出寒暄大戲也暫告段落。
隨著大軍繼續入城,眾人都能聽到長安百姓夾道相迎的歡呼。其中呼聲最高的,自然是秦王李世民,其次便是以羅士信、秦瓊為代表的大秦諸將。
這場景,可比陳駿跟著殷開山回長安時壯觀太多。
大軍歸朝,百官入宮。
因為要迎接秦王和大軍而延后的早朝上,李淵依舊只說了一件事。
封賞!
除了到場的眾多大將外,還有許多沒來的包括羅藝、李神通、任瑰的等人全都有封賞。然而這次受封的人雖然更多,但許多都是口頭和一些錢帛賞賜,包括李世民也是如此。
畢竟這些人當中大多都已是國公,各自擔任官職都不低,再升也沒那么多坑給他們占。李世民就更不用說,早就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。
陳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眼旁觀,心底明白為何李二登基后,一直都在費勁削爵。李淵的開國封賞太大氣,如今長安已經快到了爵滿為患的地步。
一通熱熱鬧鬧的封賞結束,歸朝眾將終于可以松口氣。李世民安頓好兵馬交還兵符后,第一時間也是選擇回府。
離開半年,他雖然知道長安內都發生了什么,但知道的都不是很細致。都沒和許久未見的觀音婢溫存,便將他倚為心腹的大舅哥給叫了來。
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關心什么,入府剛坐下便匯報道:“秦王,長安數月來雖說也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發生,但總體而言幾件事都與一人相關。”
“你可是說那陳駿?”
“正是此人。”長孫無忌當即點頭,將他入兵部以來零零總總,包括雀舍的那些變化都說了出來。
李世民在一旁默默聽著,心底也在暗嘆陳駿這小子當真是個奇才。領軍殺敵自是不說,還能搗鼓這許多新奇玩意。
暗自思索了一會,李世民才開口:“我欲招他入天策府,輔機可有良策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