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彼此有矛盾,但姜哲覺得,此人的國畫新仕女作品,很有特點,只是有一點風塵味。
師生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火車。返程時集體買票,沒遇到麻煩。
克拉姆斯柯依的作畫習慣十分嚴肅,為了這幅作品,花很長時間,創作一批習作,同時,他還抓緊時間進行學習,例如,學習拉斐爾的《奧特利柯里的宙斯》,《奧林匹亞的朱庇特》,《以西結見異象》
師生們在酒店收拾行李的時候,汪真再次來到酒店找姜哲。
廖姐悄悄的來見姜哲。
汪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想,還是不愿意對自己說。勸了幾次,沒能成功,只能作罷。
姜哲說道:“我明白伱的意思,但是,我真的不想去。”
這些人與藝術學院的老師們認識,雙方聊的不亦樂乎。
汪真繼續勸說:“別人機會,都要創造機會,你怎么有關系都不用?”
姜哲解釋前因后果。
受限于資料,系統的模擬,是從畫家的一副習作開始。
兩人到酒店咖啡廳談話。
姜哲看過資料,知道眼前景象,是畫家克拉姆斯柯依為某教堂繪制供桌后面的圣父神像,而進行的練習過程。
接下來的影像,模擬克拉姆斯柯依為了收集素材,所做的努力。畫家敏銳的尋找任何一位觸動他感受的人物,還會請其到畫室中來。他畫下面孔的某個部分,為自己的圣像貯備寫生草圖。很多轉瞬即逝的細節,也逃不過他的眼睛。
姜哲笑著問道:“吃醋了?”
姜哲婉拒,回到自己房間,略作洗漱,坐在椅子上,打開系統,點擊今天獲得的觀摩機會。
姜哲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,悄悄點開系統,看到榮譽值比之前有了一個巨大的提升。
這次的影像,是系統根據收錄到的作品和資料,模擬完成。
他仔細回憶,影像完整模擬了克拉姆斯柯依創作兩幅習作和一副正稿的過程,雖然不能完整的看到畫家的心路歷程。但是對于自己的學習,已經有很大的作用。
參觀結束,學生們有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,姜哲去附近賣畫具的店鋪閑逛。
姜哲特意去觀摩美術學會會員的入圍作品。大部分作品,都顯示出作者的實力。
通過這次觀摩,他看到了克拉姆斯柯依通過描繪人物的狀態,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的方法。
廖姐說道:“我是怕你吃虧,不想說就算了。”
在參觀過程中,很多人驚訝的看到了姜哲的水彩畫,才知道他有作品參加美展,紛紛向他表示恭喜。
姜哲看到,畫家對所有這些名作,都細心加以琢磨,用素描復制下來掛在畫室內四周的墻上,進行揣摩。
這次觀摩機會,有時間限制,必須盡快使用。
姜哲一直在琢磨,如何在寫生時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征。
他們踏上歸途的時候,省城最大紙媒的一間辦公室,幾個人正在篩選明天的報道素材。
報道需要幾張配圖,大家正在究竟,用那些圖片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