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真對姜哲說起最近的藝術圈趣事,很快就把請柬的話題淡化。
“最近有什么作品嗎?上次那張油畫賣掉之后,有段時間沒看到你的正式創作。”
聽到汪真的詢問,姜哲無言。
他回憶自己最近畫出的作品。
自從畫出以袁曉晗為模特的兩幅油畫之后,自己忙忙碌碌,似乎干了很多事兒,也一直在作畫,但始終沒有再拿出一幅,特別滿意的作品。
最近一段時間,畫過的各種草稿,水彩和油畫,在腦海中像電影膠片一樣掠過,似乎哪一張都可以,但又不太滿意。
他很坦誠的說道:“最近畫了不少草稿,但是都有些問題,我最近在忙美術協會的新年畫展作品。我也不知道,能不能畫出好作品。”
他沒有把話說滿,同時想到,能不能借用這次的機會,多畫幾張風景題材的作品。
想到就做,他當著汪真的面,給畫具店老板打電話,又多定幾個尺寸較大的框子。
汪真等姜哲放下電話,說道:“我只是問問,可沒有催你的意思,你可以把那批水彩畫拿出來,哪怕僅僅在我這里展示也可以。我覺得,你的那些水彩畫已經畫的很好。”
姜哲搖頭,營造好名聲可不容易。隨意糊弄,太敗人品。“那些水彩,都是為了正稿而畫的草稿,不能拿出來。等我畫完這批油畫,再看一看。”
“行,不著急,慢慢畫。最近有人來聯絡我,想請你幫忙畫肖像,但價錢給的不夠,所以我沒去告訴你。你的名氣越來越大,有沒有想過接受定制肖像畫?”
如果放在以前,姜哲一定答應,現在嗎,“最近一個月,肯定不行。”
“我明白了。”
姜哲見汪真說完正事,準備告辭。
“別著急。我看到你準備畫山水畫,正好,有朋友給我一套東西,伱拿回去,看看能不能用上。”汪真找出一個木盒子,放在桌上,打開給姜哲看。
姜哲眼睛一亮。雖然不擅長國畫,但是他識貨。
盒子里有紙包裝的和瓷盅裝的各種顏色。這些植物或礦物顏色,價格有高有低。其中最珍貴的是兩支外表泛紅,里面是嫩黃色的藤黃,以及兩個金盅。
“這些都是好東西。”姜哲拿起顏色盅,翻來覆去的觀賞。這些東西來自不同廠家,年份也不同,但質量都很好。
“朋友送給我的,你用比較合適。藤黃是東南亞產的,金鐘是80年代國內生產的,哦,這里還有幾只毛筆。”汪真從盒子里拿出一個紙包。
打開之后,露出里面幾支造型樸素,大小不一的毛筆。“聽說是80年代出口尾單,你看看能不能用上。”
姜哲拿起毛筆,邊看邊說:“這些毛筆的材料和做工都很好。”
他又拿起藤黃。這種細長形狀的藤黃,非常適合畫畫用,可以直接在硯臺上研磨。還有金盅,可以用含有水份的毛筆,直接在盅子里蘸取金色。
“這些都是很好的顏色。”他很喜歡這些畫材。“謝謝,那,我就不客氣了。”
“別客氣,你拿回去正好派上用場。”汪真覺得,自己大概摸到了姜哲的喜好,明白以后給姜哲送東西送什么東西。
如果姜哲知道汪真的想法,一定會說,你的猜測有少許偏差。
汪真派車送姜哲回學校。
她看著車輛離開,快步回到辦公室,關閉房門,拿出手機,撥通一個號碼。
“楊總,我剛剛和姜哲談過。他暫時沒有時間。”
“不是對價錢不滿意,是真的沒有時間。濱海美術協會的很多會員,都在準備新年畫展,……對,對對,這事兒很多人都知道,在這個時候能夠接定制肖像的人,那你想想是個什么水平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