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聽到自己的名字,第一個反應是興奮,第二個反應是,系統發布的任務應該穩了。
同時,他感覺到,從左右方向投來不少目光。這目光中有羨慕,欣賞,也有嫉妒和疑惑。
畫展中獲獎的人不少,但是作品被選中,拿去裝飾重要場合的,只有十個人。
胡老師也盯著姜哲:“厲害呀!這么小的幾率居然能被選上。”她邊說,心里也是發酸,畢竟自己的作品也在展覽中。如今,自己的學生被選上了,老師卻沒選上,這心里總不是滋味。好在,她很快想到自己的老師秦教授,也沒被選上,似乎一下子就好受很多。此外,入職教師之后與做學生時的思考方式不同,看問題的角度也慢慢在轉變。
自己學生的作品,能夠被選中,讓她感覺到一種榮耀。
姜哲笑呵呵的對胡老師說:“都靠師座栽培。”
看大家沒問題了,齊副會長說道:“考慮到時間以及尺寸太大,我們建議大家可以自行分組,以團體力量完成,不一定要單獨完成。只要上報協會就可以。”
眾人聽明白了。齊副會長的意思是,這些人能入選,也是考慮到方便參與后面的工作。
“別客氣了。”一位又高又瘦的男畫家說道:“這里面,就是我和小姜最年輕,您說說以前都怎么安排的?”這位擅長雕塑和壁畫。
聽旁邊人介紹,侯捷擅長的是水彩和版畫。老馬擅長國畫花鳥。
眾人聽著這些要求,表面不動聲色,心里都在暗暗打鼓,這要求,太全面了。
眾人先后問一些詳細要求和限制。姜哲沒有提問,只是聽,然后記錄。
張世新說道:“我知道他的水平不錯,有創作大型作品的經驗。”
姜哲也在職場上混過,也明白這個道理。
“哎呀!你這么年輕,作品就能掛在那。以后我們去開會,就能看到你的畫了。”
因為會議還沒開始,入選的這些人情緒明顯很好,聊天的狀態放松。這十個人之間相互認識,只有姜哲還記不住他們的名字或者對不上號。
“我們希望在座的藝術家都參與,當然,不強制。”
秦教授從前排走過來:“姜哲,你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,有沒有困難?
姜哲說道:“沒問題。會后,我自己搭車回去。”
“要不要我陪著你?”胡老師問道。
宣布散會之后,無事的人紛紛離開,很多認識姜哲的人,都過來表示祝賀。
大門打開,會長,副會長等幾人進入會議室。
散會之后,姜哲等人離開。他看到張世新帶著金羽銘,找會長幾人說話。
“以后,咱們本地的新聞里,也能看到你的畫。”
一位工作人員招呼留下的人。“各位入選的會員,請到小會議室。”
幾個人聽后,若有所思。
其他畫家也看了金羽銘,都沒有什么表示。
以前有過先例,所以真的有人開始考慮。也有人覺得,兩人或多人合作的作品,容易變得平庸。
入選的十個人很快判斷出,工作人員所站附近的幾個位置,應該是主位,剩下的可以隨便做。因為沒擺名牌,眾人便相互謙讓著,按年齡圍著桌子坐下,姜哲坐在靠窗一排最末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