咚咚咚,敲門聲驚醒正在沉思的姜哲。
一個穿著薄羽絨服,扎著馬尾辮的二十幾歲的女子,站在門口,對姜哲說道。
“姜老師,您好,運送材料的車已經到了。您可以去樓下領用材料。”
“好。”姜哲跟女子走出房門。
女子看到姜哲一個人,就問道:“您沒帶助手嗎?”
姜哲答道:“我一個人來的,沒有助手。”
女子熱情的說道:“我幫你一起去搬東西。”
“太謝謝您了。您怎么稱呼?”姜哲邊走表問。
“我姓顧,叫顧倩。您叫我小顧就行。”女子雖然相貌平平,但是說話的時候,眼睛瞇起,給人在笑的感覺。
“那不行。”姜哲說道:“我還不到20歲。我看你比我大。嗯,我沒別的意思哈。你就別叫我什么老師了,我不是老師。”
他實在不適應這個稱呼。某圈子把這個稱呼叫爛了。記得以前聽人說過,某個特殊職業,在一段時間內,喜歡稱呼客戶為老師。
他內心吐槽的同時,對顧倩說道:“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,我叫你顧姐。”
顧倩搖頭:“直呼名字,多不好,我的同事稱呼會員,都叫老師。”
姜哲覺得,這話好像更有歧義了。
兩人來回客氣,最終,顧倩稱呼姜哲為姜先生。姜哲叫她顧姐。
兩人來到停車場,看到這里停了兩輛貨車。
姜哲在一位工作人員處簽名,開始領用東西。
其他人也過來領材料。姜哲排在后面,看到每人至少領到三大箱的耗材。
輪到他時,一個搬運工人,邊搬運箱子邊說道:“您要的油畫框太大,需要到工作間組裝起來,等運上去,我們負責去裝起來,您耐心等等。”
姜哲說道:“謝謝您。”
兩位工人把三個箱子和兩卷耗材搬下車。“這就是您的耗材。”
姜哲快速查驗了數目種類,沒什么問題。他和顧倩,協助兩位工人把耗材運到了工作間。
“老師,您等一等,我們搬完東西,就來裝畫框。”
姜哲說道:“二位辛苦,不著急。”他塞給二人每人一包煙。
等工人離開,他開始拆箱。
根據貨單,先拆開一個箱子,把一組不銹鋼材料,組裝成一個齊腰高,四層的工具架,架子帶四個滑輪,方便移動。
接著著,他組裝起兩個木質畫架,準備用來支撐油畫框。因為畫布太大,一個畫架是不穩定。
他繼續開箱,檢查耗材。
兩大卷材料是畫布和畫紙,一個箱子里裝有各種媒介劑和不同型號的畫筆,其中有兩組畫筆是加長的,方便創作大畫。
姜哲仔細拆開,分門別類的放到畫具架上。
剩下的兩個箱子,以顏料類畫材為主,品牌和種類與申請的沒有出入。
姜哲估算,這些耗材恐怕幾千元也不止。自己手頭已經寬裕很多,也是按需購買,不敢這么奢侈。
兩個工作人員,很快回來幫他組裝畫框。
油畫框慢慢組裝起來,姜哲接著把畫布展開,請顧倩和兩位工人,幫忙從三個方向扯住畫布,自己拿著釘槍,開始繃畫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