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老師拿過姜哲的速寫本,說幾個學生說道:“看看,姜哲的辦法很適合。畫出輪廓和動態就可以了。”
國畫專業的老師也走過來,看了一眼姜哲的速寫,就從胡老師手中要過速寫本,盯著作品看了一會,對姜哲問道:“樹干和路面的部分空白,很有意思,你是怎么想的?”
姜哲在畫的時候,只是憑借感覺,對物像做出取舍。畫面中的幾棵樹,只有輪廓,沒有刻意的去勾畫樹皮、樹葉。幾片有呼應的空白,與細密筆畫的物像,形成疏密對比。
他面對老師的問題,只好現想理由,什么筆墨韻味兒,什么黑白對比等等。
老師聽罷,非常贊賞,對自己專業的學生說道:“你們看這幅畫的線條,非常精準,非常接近線描的技法,畫面的黑白對比,你們也要多練這種技巧。”
幾個學生看向姜哲的目光,有些幽怨。
下午4點半,太陽西斜,光線變暗。老師和班長開始招呼同學,返回寫生基地。
……
濱海藝術學院,一位大三年級的男生,被輔導員請到辦公室。
男生不明所以:“老師,找我什么事兒?”
輔導員看他一眼,沒說什么,示意他坐下等一等。
院系的副主任以及學生處的老師,陸續走進辦公室。
男生覺得氣氛不對,臉上表情開始變得僵硬。
……
姜哲一行人走回寫生基地,天邊只剩下晚霞。
寫生基地的大部分房間,已經亮起燈光。
學生們或在宿舍聊天、串門,或在庭院活動,廚房里傳出做飯的聲音和香氣。整座院落,充滿煙火氣。
姜哲和牟星回到宿舍,整理畫具物品,同宿舍的另外兩位男生先后回來。
他們下午去另一個村莊寫生,向姜哲二人訴說一路上的見聞。
姜哲正在和同學聊天,手機響了起來。
他看到是陳嫣的號碼,就走出房間。但是,庭院里聲音也很嘈雜,還有人和他打招呼。
他只好先按下接聽鍵。“陳嫣,你稍等一下,我到寫生基地外面接電話。”
“我聽見了,你那的聲音太吵。”陳嫣說道。
姜哲走出庭院,找了處清靜的地方,舉著手機,開始與陳嫣通話。
陳嫣問道:“你怎么一直沒有給我打電話?”
姜哲說:“剛從寫生的地方回來。”
陳嫣埋怨一句,就開始關心的詢問:“伱住的條件好嗎?吃的怎么樣……”
聊了一會家常,她說道:“今天你們外出,學校里出了熱鬧,你們沒能看見,太可惜了。”
姜哲問道:“什么熱鬧,讓你這么高興?”
陳嫣說道:“你還記得,關于你們的謠言嗎?”
姜哲問道:“怎么,又有新版本兒了?”
陳嫣說道:“這個熱鬧就是謠言引發的。想不想聽?”
“快說說。”姜哲已經能夠心態平和的聽這件事情。
陳嫣說道:“造型藝術系,有一位大三的女生,舉報她的同學,傳播這則謠言。”
姜哲詫異:“還有這種事兒。她舉報別人,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