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說道:“都是78x135厘米。”
秦教授從距離最遠的位置,觀察組畫整體效果。
他邊看邊說:“六幅作品,再加上外框,效果很壯觀。你的創作主題是什么?”
姜哲說處自己的創作意圖,并且說明,組畫按照1天之中的時間變化,進行排列。
秦教授看畫的時候,胡老師向姜哲詢問。“現在都流行創新的藝術語言,你還畫這種表現鄉村生活的作品,不怕被人說落伍?”
姜哲說道:“我畫的是今年春天,山村的生活,怎么會落伍?”
秦教授盯著一幅畫的細節,同時說道:“任何時候,都有表現真實狀態的繪畫。畫中有一些細節,畫的很好,有當地的特點。比如,”他只是第一幅風景畫:“這就是山村獨特的建筑,這種方法,能讓形象生動鮮活。”
他依次點評第二幅,第三幅……在看到表現集市的作品后,說道:“我喜歡這張,每一個人物的動態,面貌,表情都很傳神。
他的手指,依次虛指集市上的攤販以及顧客。
“賣雛雞的。這個是賣種子的。這兩個人的性格,就有很大的差異。”
秦教授無意中看到姜哲故意丑化的幾個次要人物時,他的話突然停住,回頭,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姜哲。
姜哲明白,秦教授看出來了,自己是不是畫的太像了?
秦教授不認識金董,但認出了濱海美術協會的原會長,齊副會長。
有心提醒一下姜哲,別做的太明顯,但轉念一想,如果不是自己仔細看,未必能發現。不過,這小子平時看起來樂觀豁達,現在一看,好像有點記仇。
秦教授看破沒有說破,繼續看其他作品。
胡老師很喜歡表現牧羊少女作品。
秦教授看到最后一幅畫面時,點頭稱贊。“這幅畫把山村的厚重,晚霞籠罩山村的色彩變化,很巧妙的結合。
寫實的造型手法和印象派的顏色,結合的極好。
這幾幅畫,不必改動,伱畫的已經足夠好。”
他走到茶桌旁,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。
姜哲給二人續上茶水。
胡老師問道:“我看你的畫上,用了不同的顏色,刻畫方法,好像也有差別。”
姜哲說出自己使用的方法。
秦教授等姜哲說完,他才說道:“你做各種嘗試,是件好事,使用混合材料的時候,一定要小心。畢竟,你已經開始賣畫。一副畫賣出去,要盡量保證不在短時間內出問題。
我記得一些老畫家的油畫作品,只過了二十幾年,畫面表層已經滲出黑乎乎的油。
我看你在臨摹大師的畫。據記載,達芬奇就喜歡用意種自制的,很特殊的顏料,可惜,那種顏料容易皸裂脫落,它有很多作品就是這樣消失。那副《最后的晚餐》,只能說是一個奇跡。”
幾人由材料,逐漸談到組畫的命名。
姜哲向秦教授請教。
秦教授考慮片刻,說道:“山村春曉,春到山村,或者叫山村,都可以。”
姜哲記住了幾個名字,打算再慎重考慮。
他送走了秦教授和胡老師。
下午4點,汪真來到了畫室,進門就看到了組畫。
“有段時間沒來,你這里有大變化。”
姜哲說道:“這套組畫的裝飾,就委托你了。”
“沒問題,你放心吧。說好了,先放在我的畫廊進行展覽。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