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汪真離開畫室,姜哲繼續作畫。
第二天,他用一天的時間完成素描稿,經過幾次調整之后,覺得沒有問題,開始準備正稿。
他準備畫一幅125x90厘米的油畫。
他首先用水彩工具,完成一張色小型的色彩稿,用來確定色彩關系。
他在畫這幅畫時,人物造型采用的是安格爾的辦法。但是,安格爾的繪畫,也有著學院派計劃的缺點。例如:在畫室里寫寫生作畫,光線固定,會容易出現千篇一律,缺少變化的問題。
所以,姜哲在處理人物和背景的色彩關系的時候,大量的采用了印象派,特別是馬奈的方法。
得益于之前對馬奈的研究,他對于印象派的色彩有了自己的理解。能夠被認可,說明,印象派對于色彩和光線關系的研究,有著巨大的影響。
姜哲覺得,自己應把兩者結合起來,盡量避免學院派的問題。
人物的固有色和周圍光線,背景與空間層次,也能表出素描的關系,以及色彩的變化。
姜哲把素描稿上的主要形象,轉到了油畫布上。
油畫基底,再最近兩天時間里,已經做好。
姜哲畫草稿時,已經把人物的造型都已經記在腦中,所以,很快開始畫第一遍顏色。
他有意鍛煉油畫直接畫法,在創作開始之前,已經有過考慮,多用直接畫法,少用渲染。
時間飛快,一個星期過去。
姜哲收到了拍賣硬幣的錢款。
此外,他每天拿出幾小時進行創作,剩余時間,考慮其他作品。
當汪真再次來到姜哲畫室的時候,看到的是一副已經完成的肖像。
她看到作品的第一眼,就問道:“你是從哪里找到的模特?
姜哲笑而不語。
汪真沒追問,繼續觀察。
畫中的人物,說所站的位置,像是一處平臺,相當于周圍樓房兩層或三層的高度。表情,動作服飾,無一不美。除了能感覺到畫中人的美貌,更會被女子的氣質吸引。
配合畫中其他元素,讓作品有時代氣息,真實,親切,仿佛是身邊發生的事。
汪真湊近觀察細節。畫中人五官和手指部分明顯有透明罩染的技法,
人物具有良好的素描關系,同時,引入陽光因素,讓色彩變化非常微妙。
汪真近距離觀察,接著后退,如此反復幾次,才說道:“這幅畫很好,足以參賽。”
姜哲說道:“還有段時間,我再畫幾幅,慢慢挑選。”
汪真說道:“我最近看了佳時得拍賣的一些當代繪畫,你的這幅畫絕對能超過他們。”
她坐下來抿了一口茶水。突然問道:“畫中的女子,是不是有點像蘭馨?”
蘭馨經常去她的畫廊,應該很熟悉。
但是,姜哲在刻畫人物的時候,給畫中的人增加了一些好的氣質。讓汪真不敢確定。
姜哲說道:“創作的時候,參考了一點。”
汪真沒有繼續說這個話題,轉而談事另一件事。“省城,宗亮的事情,還沒結束。他始終沒露面。有人說,他可能跑到波羅的海附近的國家去了。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