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畫專業的教室。
師生之間的討論,十分熱烈。
嚴老師擔心學生們再次陷入模仿的道路,就提出了幾個建議。
觀察——聯想:觀察現有的物象,把它的顏色和造型進行進一步的想象。突破它原本的顏色,或者進行大膽的顛覆。
無論什么樣的方法,最終要呈現出合適的畫面效果。
“我記得,我讀大三的時候,有一天,下了大雪。我在宿舍,看著外面的雪景,我突然就不想去畫室,就是想看雪景。看累了,就睡覺,睡足了,才去畫室。
我看到我那幫同學,都在勤奮的作畫,但實際上,也就那么回事兒。”
老師輕松的語氣,讓學生們發出哄笑。
“我的觀點是,要么不畫,要畫,必須不一樣。”
因為嚴老師的講述了一些打破常規,但是成功的案例,調動起學生的情緒。
很多學生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創作。
嚴老師宣布下課,讓學生們自行去尋找素材和靈感。有的學生留在教室,向嚴老師請教問題,有的學生已經背起畫具,準備去圖書館借閱書籍,或者去找靈感。
姜哲也很受啟發,但是,走出教室不久,很快就冷靜下來。有句俗話說得好,教的曲,唱不得。無論多么興奮,但老師的啟發,無論多么有啟迪,學生最終要解決兩個問題,畫什么?怎么畫?
這不是一沖動就能完成的事情。
幾個同學正在商量要去哪里寫生。
有人看到姜哲,就說道:“姜哲,我們打算去海邊,你要不要去?”老師的話,讓部分學生徹底放開。
“我先去圖書館看看。”姜哲還沒想好創作思路。
問話的人對姜哲揮揮手,示意告別。
他的繪畫水平不錯,但在班里,之前一直被付敏幾個人壓著,沒能像高中時期那樣被人矚目,一直悄悄努力。
如今聽了嚴老師的課,頓時感覺自己找到了方向。之前的作業就算了,如此自由的創作,還能比不過你們。
走向校門的時候,心情越發愉悅。
有類似想法的人,不止一個人。
嚴老師和班長最后走出教室。
此時,一位研究生過來找嚴老師。
等班長離開,研究生說道:“老師,我剛才來過,您現在越來越會調動情緒。我看好多學生走出去的時候,特別興奮。”
嚴老師笑而不語。
研究生繼續說道:“我想起第一次聽您講課,聽的時候覺得很明白,但到了自己動筆的時候,似乎又糊涂了。”
嚴老師說道:“限于天賦,真正能找對路的人,并不多。”
姜哲走向圖書館途中,付敏和牟星,以及另外兩位同學,陸續趕過來。
幾人邊走邊議論。
付敏說道:“我聽課的時候,覺得很明白,但是離開教室之后,突然又糊涂了。不知道要畫什么?”
姜哲也有同感。離開氣氛熱烈的課堂,很多人逐漸冷靜的下來。嚴老師的課,讓人聽的過癮,但是,最終還是要創作。
去圖書館也只是尋找靈感,不能模仿。很多畫家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創作方向,所以畫家當中才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現象和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