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服上的破洞,有的是被蟲蛀,有的是在洗滌中搓破,形狀不同。
褲子上的褶皺,磨損,有的部位還有油污。這一切細節,要配合形態、質感,表達畫面主題。
姜哲在人物背景空間中,增加一些物品和綠植。
其中一些雜物,是他虛構,都是為了襯托畫面主題。
他在描繪好一處細節之后,用可塑性橡皮,對部分線條進行提亮。
提亮不能直接提白,要畫出淺灰,所以,他非常小心的進行模擬,考慮好了,就果斷下手。
畫完這一部分,他后仰觀察效果,覺得很滿意。
無論是造型,還是配飾細節,都能夠展示真實的美感。這種真實,并不是和現實中一模一樣,而是通過這種點線面的細節,模擬真實細節。
姜哲看到蘇老師過來,就站起來,讓出位置,請老師給自己看畫。
蘇老師說道:“我剛才遠遠的看了一會,整體效果不錯,照你的這個想法,繼續畫。你為什么在背景中加一盆兒花。”
姜哲說:“這種花,在濱海被稱為墻頭菊,不需要人工培養,有點兒土,有點兒陽光,就能活下來。每年冬天枯萎,第二年又會開始生長。我想比喻,人能堅強的活著。”
蘇老師說道:“那就算是象征主義了。很好。”
休息時間,有同學請姜哲幫忙看畫,姜哲盡量少說,特別事蘇老師在場的時候,以避免讓老師覺得不舒服。
姜哲按照自己的創作意圖,對畫面進行整體調整。這種調整,有增有減。
周五下午4點。
姜哲正在斟酌某處畫面細節的時候,聽到蘇老師的說道:“大家先停一停,咱們做一個總結。”
學生們看向蘇老師。
姜哲把手中的鉛筆放下。
蘇老師的總結點評很簡單,對于同學們出現的問題,一一指明,同時也鼓勵大家堅持學習素描。
“剩下的時間,大家可以把畫面收拾一下,咱們準備一個小型的作品匯報展,你們給作品噴好定化液,就擺到教學樓小展廳。”
蘇老師說完,找班長安排事宜。
姜哲看向自己的畫,這幅作品似乎還可以繼續畫,但是,想要表達的內容基本呈現,可以隨時停止。
如果以后有時間,或者有了新的想法,也許還可以繼續創作。
想到這里,他開始向畫面噴定化液。
“姜哲,你不改了?”旁邊有同學詢問。
姜哲說:“不改了,就這樣停下,再畫下去,有可能畫蛇添足。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