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關系,我做頓飯,你嘗嘗,你喜歡吃什么?”柳亦菲擺開架勢。
姜哲說:“有葷有素就可以。”
“有沒有忌口的?”
“沒有,只要別太辣就可以。”
柳亦菲看了看現有的食材,“我做腐乳肉和清蒸魚。怎么樣?再做一個白灼菜心,麻汁白菜,可以嗎?”
姜哲笑著問道:“你會這么多嗎?”
“你看我的吧。”柳亦菲立刻開始在廚房忙碌起來。
她對姜哲的廚房熟悉之后,動作越發熟練。
姜哲收拾畫具,把明天要用的書本準備好,然后泡了一壺茶,切好水果,坐在客廳,看著柳亦菲忙碌。
此時的柳藝菲,一副賢妻良母的模樣。
姜哲覺得,這樣真實的忙碌,反而比擺拍更自然,更有生活韻味。便用速寫,記錄其中的一些瞬間。
“清蒸魚和腐乳肉要慢一點。”柳藝菲把麻汁白菜和白灼菜心,端到飯桌上。
姜哲把餐桌收拾好,幫忙盛飯。
很快,清蒸魚和腐乳肉被先后端上桌。
兩人洗手,面對面的坐下。
“嘗嘗,我的手藝怎么樣?”
姜哲加夾了一塊腐乳肉,放到碗里。
肉方五花肉,紅亮,透著香氣,入口不膩。
“好吃!”姜哲真心稱贊。
“拌米飯可好吃了。”柳藝菲說道。“再嘗嘗其他菜。”
姜哲依次嘗過菜肴。
清蒸魚的食材要略差一點,只能說還不錯,兩個蔬菜非常好吃。
“柳姐,沒想到,你手藝這么好。”
“以后,我過來做模特,幫你一頓飯,怎么樣?”
姜哲邊吃邊說:“那樣的話,我給你加工資。”
“不行,這是為了感謝你。”
姜哲沒有繼續爭執。
這頓飯,兩人吃的十分輕松。
飯后,柳亦菲告辭離開。
姜哲送到樓下,看著柳藝菲離開,就在小區里散步。他覺得,保持現在的關系也不錯。畢竟,自己現在真的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,處理太復雜的關系。
周一下午,胡老師在辦公室瀏覽,剛拿到的濱海新聞報和濱海教育新聞周刊。
這兩家平臺,在同一天刊登對藝術學院的報道。
新聞周刊的報道,用了正反面一頁紙,但是,美術學院的內容,只占四分之一,加三張圖片。
胡老師看完周考,又看新聞報。
報紙上所用的篇幅更小,對美術學院的具體的事跡,報道并不多。
她看完之后,把兩份材料扔在了一邊,對旁邊的同事說道:“咱們準備了好多天,忙了這么久,一句話都沒提。”
“知足吧,有一些采訪的片段,可能會在咱們本地的新聞里出現一點兒。”有位同事說道:“以往的宣傳報道,也就是這個樣。”
“他們采訪了那么多老師和學生。一個都沒報道?”胡老師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