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館里的人越來越多。
姜哲不得不從更遠的位置,觀察畫作。對于不感興趣的作品,等系統收集資料后,就一眼掠過,加快觀賞速度。
他走進另一個展廳,看到在一幅巨大的畫作前,聚集著更多的人。
遠遠的就能看清楚,這是馬蒂斯的作品——舞蹈,畫中的五個女人,手拉手,翩翩起舞。畫家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簡約,但姿態非常有動感。
姜哲尋找到合適的觀看位置,回憶起在上學時期的美術課本上,就看過這樣一幅畫。在后來的學習中,了解到在馬蒂斯生命的最后十年里,因為身體健康出了問題,開始創作各種剪紙拼貼藝術。
在剪紙拼貼,或者類似效果的作品上,依舊能看到他的造型特色,畫面顏色明亮和十分精巧的構圖。
姜哲把眼前的作品與畢加索的作品進行對照。盡管這兩位畫家風格不同,但是據記載,他們都很注意學習對方的新作品。
聽到系統收錄完畢的聲音,他悄悄點開系統,看到沒有其他提示,就準備去看其他作品。
“您好,能幫我們拍一張照片嗎?謝謝。”一個女子的聲音從旁邊傳來。
姜哲尋聲看去,發現是一個留著棕色長發女子對自己說話。
女生白皙的臉上,帶著少許的雀斑,眼睛的瞳孔周圍是一抹藍色。她身邊還站著一個女同伴。
“可以。”姜哲用英語回應一聲。
女生和她的同伴,選擇了一個位置,請姜哲幫忙。
由于人太多,只能勉強把畫作框進照片之中。
姜哲盡可能對構圖作了調整,然后拍下照片。
他聽到兩個女生小聲對話時,用的像是西班牙語,就用西班牙語說道:“你們看一看。拍的怎么樣?”
女生眼睛一亮,接過相機,說道:“謝謝,真是很意外,您居然會用西班牙語?”
您是旅居西班牙的亞洲人?”
姜哲說道:“我是華國人。沒有旅居經歷。”果然,藝多不壓身。
兩個女子看過相片,非常滿意:“您拍的非常棒,謝謝您的幫助。”
“不客氣。”姜哲回應。
兩個女子穿著厚外套,看布出身材如何,但相貌很美。雖然耽誤了一點時間,但是他不覺得可惜。
姜哲繼續參觀,很快又看到了一幅名家的作品,這幅是亨利盧梭的夢境。
畫中描繪的是一個女人,在夢中看到的叢林。有植物,動物,月亮,畫風的天真浪漫。畫家并未受到過正統的訓練,因此也不會沒有受到繪畫技法額束縛。
無論畫家的名氣有多大。姜哲不太很喜歡這樣的畫面效果。
他很快看到夏加爾畫的夢境,還把兩幅畫坐對比。
夏加爾的這幅《我和村莊》,也經常出現在華國課本中。描繪的是他童年時期故鄉的風景。村里的風景,勞作的人,像是留在畫家夢中的幾個片段,進行了拼貼。
夏加爾的畫,初始看比較怪異,但是仔細品味,反而有種童話般的甜美。
姜哲在夏加爾的作品前,停留了很久。
不久,他又看到了達利的《記憶的永恒》。又是一幅熟悉的畫,不得不說,這里收集的名畫真是太多了。
接下來,他看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畫以及安迪沃霍爾的罐頭廣告系列。
姜哲想起,曾經有人進行解讀安迪沃霍爾的作品,說他把高高在上的藝術,變成了像日常用品一般,走進尋常人的生活。但是,還有另一種解讀,那就是,米國作為戴英之后的世界帝國,也需要自己在文化方面的話語權,所以創造新概念,創造新時尚。
姜哲覺得,這種解讀或許更為貼近真相。
除了這些名畫,姜哲還看到一些歐洲的古典油畫,有一些畫家已經快要被人遺忘,但是,其作品依舊值得借鑒。
他把眼前看到的作品,與系統提供的技法相互印證,加深對于古典繪畫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