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坐上車,看到安妮還在對他揮手,他也揮手回應。
車子啟動,他看看手中的畫,覺得不虛此行。
“這張畫,真的很好嗎?我怎么覺得有些怪。”汪真詢問,
姜哲說道:“我當時沒說假話,也不是恭維,她真的是在畫,人的內心。”
他和汪真評論這幅畫的時候,并不知道,當今天經歷此事的人,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兩人互贈的作品,引起了好多的口水官司以及爭論。
去往佳士得公司的途中,姜哲問道:“談的怎么樣?達成協議了嗎?”
汪真搖頭:“這些人,表面笑呵呵,說話無比客氣,但是,只想占便宜。
他們想讓我們推薦一些畫家去國內市場,但是,什么都不想付出。
他們倒是對你很感興趣,想把你的畫,拿到他們的畫廊運作,怎么可能呢?你的畫,已經經過市場驗證,他們只想撿現成的便宜。”
姜哲想起剛才在畫廊的這些時間里,的確是有工作人員借機接觸自己。
眾人來到嘉士德的總部。
一位年輕的業務經理接待他們。經理是位米籍華人,名叫陳曉華。
他先帶著眾人參觀。過程中,他告訴姜哲,公司有幾位很欣賞他的高層,因為還在歐洲,不能趕回來和他見面,讓他說一聲抱歉。
他悄悄對姜哲說:“我們公司希望,每年,至少拍賣兩幅您的作品。通過之前的成功案例,相信您也看到了我們公司的實力,在我們的運作下,您的作品,會被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,相信,這對您也是有利的。
今年春季有一次重要拍賣,就拍您的作品——清晨的花園,您覺得怎么樣?相信會比你的那張訓練室,價格更高。”
姜哲說道:“我的作品銷售業務,都交給汪經理負責。”他示意可以找汪真談,然后繼續說道:“如果每年在貴公司拍賣兩幅,再加上國內的拍賣,每年至少四幅,會不會太多?”
“每年賣四幅畫,對于一個畫家來說,數量并不多。很多畫家,愿意把大部分作品賣掉。”
“您可以和汪經理談。”
參觀結束,雙方開始談業務。
汪真和幾個同伴,都想把自己代理的畫家的作品,推薦給佳士得。
拍賣公司的經理,只是含糊的表達,會進行選擇。
談過大概意向,陳曉華又邀請他們參觀正在聚辦的拍賣預展。
預展中,有不少華國的藝術品。
姜哲看到一些古代文房用品。
他的眼光也在提高,盡管并不精通鑒定,但是,也有辦法。
經過拍賣公司允許,他親手接觸了幾件文具。
發現,一方黃玉的筆添和一個竹雕臂擱,引起了系統的反應。
說明這兩件清代文房用品,是真的。
不管是為了提高技能,還是為了收藏,姜哲想把它們買下來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