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午飯時,姜哲拿著勺子,正在走神。陳嫣看在眼里,就問道:“你怎么了?上午有什么事情?”
姜哲回過神來:“沒事兒。正在想上午遇到的問題。”
上午聽課的過程中,秦教授講述了當下常用的色彩技巧以及油畫技法,鼓勵學生們多做嘗試,學習不同的方法。
姜哲想到的是,把秦教授講的內容,自己實踐以及思考結合起來,發現的一些問題。
例如,不管是直接畫法還是古典透明罩染技法,都已經達到了高峰,甚至完美的程度,只有離開這些規范,才有可能做出突破。
突破方向,大概在筆下造型效果,與視覺效果之間,做出改變。
從走極端的思路來看,他已經不可能把現有畫筆變得更小,也不可能把筆畫做的更細致。
照片寫實主義的辦法是,把畫面放大一次,讓每一個筆畫都縮小,盡可能做到寫實。姜哲不想用這個方法,避免重復。
他想的是,能不能把每一筆顏料,做成自己需要的外形效果,不同的筆畫組合起來,達到自己特殊的造型效果。當觀眾通過光線和視覺,進行觀察時,這些外形,能夠讓觀眾感受到,強烈的逼真效果,比真實物品更真,但又不知道這種效果是如何塑造出來的?
這就是他所思考的突破。
他向秦教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秦教授聽后,給出的回答是,想法很好,手繪的技巧表現范圍,是有極限的。
秦教授的疑慮或者說建議,激起了姜哲的信心。
系統的幫助自己提升敏捷,可以把手的靈巧程度提高,所以,手繪的限制,可以試著去突破一下。
想到這里,他已經想明白,自己要在下午的寫生過程中,做什么樣的嘗試。
陳嫣看著姜哲又在愣神兒,沒有打擾。
直到姜哲繼續吃飯,她才問道:“你真的沒事兒?”
“沒事兒,想明白了。”
“如果有事兒,別自己一個人扛。”
姜哲說道:“你想太多了,我只是有個問題。以后,如果你看到我愣神兒。我可能是在想問題。”
“好吧?你要不要休息一下?”
姜哲看了看手表,說道:“吃完飯,散步,然后,我回車上休息。”
下午,姜哲來到畫室。同學們正在各自準備材料。
下午1:30,胡老師領著三位模特,走進畫室。
學生們已經自動分成三組。
姜哲坐在凳子上,看著模特走到位置上,坐下。
他所在組的模特,是一位五十幾歲的婦人。
她穿著老式棉衣,梳著短發,皮膚黝黑,有不少老人斑。
這位女子做模特的時間不長,看到學生們都在看自己,有些局促,問道:“我這樣坐著,可以嗎?”
班長恰好在姜哲一組,就說道:“老師,您用舒服的姿勢坐下,放松一點兒就可以,時間挺長的,如果姿勢不好,特別容易累。”
“哦,好。”她解開棉衣扣子,顯露出里面的毛衣,然后活動幾下,調整姿勢,兩手交叉,放在腹部。姿勢比之前放松了許多。
看到模特調整好,學生們已經開始觀察。
姜哲的位置,在模特正面,略偏左一些。他展畫速寫,模擬構圖和造型。
這些程序,他已經駕輕就熟,有了敏銳度的提高,很快把握住模特的特點。
身形有些發福,齊耳的短發中,有白發,用發卡別的很整齊。
一張方臉,皮膚有皺紋,眼皮和兩腮有些下垂。從手腕粗壯,手指骨節粗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