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教室中,學生們正熱火朝天的進行訓練。
坐在角落里的姜哲和胡老師,正在埋頭作畫。
胡老師已經畫好一幅草稿,正在用可溶性彩鉛進行渲染。
她的畫面主角,也是袁曉晗。
其身后有一排正在訓練的學生。因為畫面需要,學生們的動作略有差異。欒玉慧只在畫中出現了一個背影。
因為畫中場景大,人物多,所以渲染起來格外費力。
她完成渲染之后,審視畫面,對整體效果很滿意,轉頭去看姜哲的作品。
姜哲正在畫第三幅草稿。
雖然對之前的一張,比較滿意,但因為還有時間,所以想換不同的角度,進行描繪。
胡老師視線轉動,看到姜哲擺在旁邊的第二張草稿。
這張畫上,袁曉晗動作舒展大方,欒玉慧正在指點。她的表情,動作,仿佛能夠讓人猜到,她在說,手再抬高一點。
畫中兩個人物,動作十分精準,整體的畫風非常柔美,雖然是草稿,用筆緊貼結構,非常自信,對于人物結構的起伏轉折,描繪的結實有力,富有節奏。就連鏡子中折射的人物,也一絲不茍的畫出來。
胡老師越看越喜歡,開始仔細分析這幅草稿。
這是光線充足的室內,某個場景的定格。雖然對人物描繪精準生動,但是,那薄薄的一層渲染,應該是吸收印象派畫家,對色彩與光影的描繪技巧。
姜哲還把這些技巧靈活運用,用色彩和光影的表現現實生活。這種創作的指向,依然是現實生活,而不是像印象派畫家那樣,以光影色彩作為創作的主體。
胡老師覺得,姜哲的畫法,算是基于現實主義和印象派的融合。
似乎很簡約的色彩,實際上極大的豐富了表達能力。讓現實主義的題材,更有感染力。
胡老師轉頭看看自己的作品,剛才覺得很滿意的作品,在比較過姜哲的作品后,頓時看出了問題。
原本,自認為色彩豐富的優點,現在看來,似乎有些花哨。再看看姜哲對類似內容的描繪,明明用的顏色數量不多,但是明暗轉折,冷暖的對比,十分有效。
她不的不感慨,有許多畫家在學院混了一輩子,恐怕也達不到這種程度。沒辦法,這不是教出來。
不過,當她看到,姜哲觀察欒玉慧的眼神,心中感覺有些怪異。
想起學校中,對于這位欒老師的傳言。
她是成年人,無論是閱歷還是智力,自然能夠分辨這些傳言中,隱藏著的覬覦。
再看到姜哲的眼神,就在心里呵呵一聲。她知道,這時候就算是提醒,姜哲也不可能承認。
胡老師調整好情緒,看到姜哲還在畫第三張稿子,也決定再畫一張。
兩個人沉浸在繪畫中,察覺不到時間流逝。
“咱們今天上午的訓練,就到這里,大家解散,注意休息。”欒玉慧宣布,上午的訓練結束。
學生們齊聲向老師再見,開始放松,走動。
姜哲二人看到這一幕,開始收拾工具。
袁曉晗走過來:“胡老師,姜哲,你們畫完了?如果沒畫完,我下午還有點時間。”
胡老師說道:“已經完成,謝謝。”
姜哲也跟著說道:“已經換了一些場景,足夠用了。謝謝你。”
“別客氣,給你做模特,對我有很大的幫助,”袁曉晗說的很直接。
姜哲把第一張和第三張草稿,拿給她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