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張作品中,木桌旁邊,隱約顯露一個老式暖氣片,曲線和木桌畫框的直線,形成了富有意趣的畫面結構。
一些物像上的筆觸,活躍了整個畫面的氣氛。
付敏看了一會兒,覺得畫面很有趣味,但是,對有些形象,不能理解。
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了,試圖分析出這張畫的一些優點,并且用到自己作品中。
不久,她看到嚴老師也在觀摩姜哲的畫,便趁著休息時間,老師請教。
嚴老師讓付敏說說自己的感受。
“姜哲畫中,有很自然的感覺,好像是用不經意的涂抹完成,看不到刻意的痕跡。用筆非常放松,但是,仔細琢磨,就會發現,畫面中線條,色塊都有作用,而且,他對色相,純度,明暗的對比,拿捏的恰到好處。”
嚴老師一邊聽一邊想起班里很多學生的習作。寫生的時候,還能用基礎來掩飾問題。但是,開始創作立刻就能看出他們之間的差距。
他等付敏說完,就耐心的分析:“這種看似簡單的畫,實際上對色彩與造型的修養要求非常高。把色塊面積的對比,造型構成的直線和曲線的矛盾,和諧的融入整體畫面,需要很好的把控能力。
而且,他的構圖簡約,有現代感,和傳統的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寫實,所呈現的感覺截然不同。關鍵是,不照抄和搬運自然物象。”
嚴老師分析的時候,陸續有學生過來聽講。
他借機把看到的一些問題,也說出來。
“你們的創作,有的是抽象,有的是對畫面進行了平面化處理,簡化了畫面結構與輪廓線,甚至吸收一些當代藝術的表現方式。
這些形式沒有錯,但是,不能忘了自己的感受。你們自己對課題,對生活理解以及情感,能不能表現到作品上。”
為了避免打擾其他同學,幾位師生討論的地點,是在走廊上。
嚴老師看到姜哲也走出畫室,就招呼他過來,一起交流創作想法。
姜哲創作這幅作品前,考慮了最符合他內心表達的內容和形式。
結合這次外出的感受,把關注點,放在了平凡微小的事物上。
“我想在畫里,表現平凡的生活氣息。”
有的同學若有所思,有的同學聽到姜哲提起去省城的一些信息,就好奇的詢問。
嚴老師打斷了有可能跑偏的問題。
“很多名畫的題材,并不新鮮。可貴的是畫家的獨立思考。
說一個你們都知道的例子。
17世紀的大畫家倫勃朗。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,接到一個訂單,就是夜巡。
甲方要求將所有人物,按照當時流行的樣式進行創作,就像大合照。
倫勃朗卻按照他對藝術的理解,安排畫中的人物,構成了一個情節豐富,非常有意味的場景。但是,倫勃朗因此吃了官司,導致破產。
這種堅持,不是每個畫家都能做到。不管你們是在學校學習,還是面對市場訂單,或者獨立創作,都要有自己的思考。”
他想到班里有些莫名其妙的創作,和一些視覺沖擊格外刺激的作品,就語重心長的說道:“不要去跟風,不要復制某些現代主義。”
姜哲明白嚴老師的意思,聽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。
創作的時間,格外愉快。
周五傍晚,姜哲和陳嫣商量周末的安排。“明天,我可能去看幾套房子。”
陳嫣想起,姜哲曾經提過一次:“你真要換畫室?”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