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姐給姜哲做了介紹,設計師姓周,也是藝術學院畢業。
周設計師聽到姜哲的名字后,問道:“您是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的學生?在國外獲過獎?”
姜哲點頭,心里有些得意。
周設計師說道:“我去老師家里,還聽他說過您,沒想到,這次是給您設計,還要您多指點。”
“既然您是藝術學院畢業,就是我的學姐。不用這么客氣。”姜哲答道。
寒暄過后,三人開始商量方案。
一樓客廳和餐廳的設計布局,已經非常合理,姜哲覺得不必做改動。
2樓東側,有一處大房間,姜哲想把這里改成自己的書房兼中式的畫室。
這里有一處樓梯,通向上方的閣樓。
姜哲想把閣樓,改成自己一個人的休閑茶室。
看過二樓房間,三人到了姜哲預定的畫室。
姜哲對周設計師說道:“您看過咱們學校的天光畫室吧。”
“看過。”
“這里能不能改成天光畫室?”
“我需要回去找人計算一下。”周設計師沒有立刻答應。
“如果很勉強,就算了,盡量不破壞建筑。”姜哲接著說出自己對畫室的要求。
周設計師的確有經驗,給出了不少合適的建議。
接下來,就是庭院。
周設計師詢問姜哲對庭院的構想。
姜哲還沒有完整的構想,就說道:“你們先出方案,我自己也考慮一下。”
院子中有一棵海棠,有一棵桂花,姜哲要求保留。
周設計師核對了姜哲的要求,表示會盡快設計方案。
忙完正事,姜哲請兩人吃飯,然后去購買了幾本關于園林和室內設計的書籍。
回到畫室,打開系統,看到畫室任務,已經開啟。
新的一周開始。
姜哲在上大課期間,抽空閱讀傳統園林和當代室內設計的書,以增加這方面的知識,考慮自己的新畫室設計。
周四,新的創作課開始。
姜哲不再考慮其他事情,把全部心思放在作畫上。
這次,他以蘭馨家的食品攤位為原型,描繪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。
畫面中央,一位穿著白色廚師服裝,帶著廚師帽的年輕女子正坐在制作食品,表情專注而認真。
攤位前,有一位母親帶著穿著紅色裙子的小女孩,等待購買食物。
不同的食物,操作器皿,以及人們的動作表情,讓這個場景充滿煙火氣,還有溫暖。
姜哲還特意在畫面角落里,安排了一只貓咪。
它的目光,注視著操作臺上的食物。貓的存在,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生動性,也使得畫面更加真實和有趣。
姜哲在創作中,延續對寫實技巧的探索,結合光影和色彩的運用,營造出了一個充滿活力而又不失寧靜的廚房環境。
周五下午,嚴老師點評學生作品。
他又一次從姜哲的作品開始。
“這幅作品的色彩鮮明,對比的強度恰到好處。
每一個細節都顯得栩栩如生,還不會顯得過于繁瑣。
姜哲用柔和的光線,來突出人物和物品的細節,增強了空間感和深度感,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立體和生動。
除了光影和色彩的運用,還巧妙地將自然元素融入到畫面中。貓和蔬菜等元素的加入,不僅增加了畫面的趣味性,也使得整個場景更加真實和生動。”
姜哲把嚴老師的講解,與自己的思考進行對應,分析出現不同理解的原因。
其他同學,看到姜哲的畫風再次變化,已經有些麻木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