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,姜哲在距離威尼斯學院博物館不遠的地方,見到了雅克。
兩人寒暄了幾句,弗蘭西斯卡和小艾米也來了。
這次見面是弗蘭西斯卡促成。她一直努力建立自己的人脈。小艾米也愿意結識更多的畫家。
雅克雖然已經有了一定名氣,但也愿意結實更多的朋友。
見面的地點距離一家博物館很近,幾人很快決定,一起去游覽。
“那個白色建筑就是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館,里面有著世界上最好的現代藝術收藏之一。”幾人經過一座橋梁時,小艾米給幾人介紹。
姜哲說道:“我搞不清楚幾個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關系。”
弗朗西斯卡說道:“這家博物館的收藏,全部來自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女性藝術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。1898年,佩吉布倫海姆出生于米國最富有的古根海姆家族。
她的叔叔所羅門古根海姆,是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創始人。”
雅克說道:“我看過她的相關資料。佩吉在23歲時來到巴黎定居,最初讓佩吉著迷的不是藝術,而是文學,沒有任何藝術教育背景的她,評價40歲前的自己,對現代藝術一無所知,甚至都分不清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。
但是,她身邊卻聚集著一批20世紀歐洲現代藝術史上繞不開的關鍵性人物,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等。
在他們的建議和幫助下,佩吉逐漸走上現代藝術品的收藏與宣傳之路。”
也許是跟他的國家有關,所以雅克在介紹這段信息的時候,如數家珍。
“1938年,她在倫敦成立青年古根海姆畫廊,并以前衛的審美在英國最早推出了康定斯基,康斯坦丁,卡爾德等人的作品。
二戰期間,她利用關系網絡協助歐洲藝術家逃往米國,并以幾乎每天購買一件藝術品的速度大量購買藝術作品,這讓她的收藏幾乎囊括了當時歐洲所有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。保羅克利,米羅,畢加索,蒙德里安,達利,基里科,賈克梅蒂,恩斯特等等。”
聽著他的介紹,幾人走進博物館,在充滿了綠植的庭院中游覽。
“1942年,返回米國的佩姬在紐約成立她的第二間畫廊,除了積極向米國公眾推薦歐洲先鋒派畫家以外,他還發掘了包括波洛克,羅斯科在內的米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佩基,也因此收藏了世界上最完整的波洛克作品。”
小艾米說道:“接下來的事情,我也知道,由我來說,可以嗎。”
“當然可以。”雅克理解少女的好勝心。
“二戰結束后,佩吉重返歐洲,于1949年在威尼斯買下這座宮殿,作為她的住宅,同時安置她的藝術收藏。”也許是與家鄉有關,所以,她的介紹帶有自豪感。
“在這之后的30年里,她在威尼斯專注分享她的收藏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現代藝術。1979年,她逝世后,這里被改建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私人現代藝術館之一,就是今天的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館。古根漢姆的骨灰被安葬在花園一角。”
幾個人走到了一塊石碑前,小艾米還想幾人介紹:“陪伴她的,除了她一生收藏的大量珍貴藝術品外,還有她生前摯愛的十四只愛犬。古根海姆深愛的威尼斯也尊稱她為威尼斯最后的公爵夫人。”
姜哲說道:“你崇拜這位收藏家?”
小艾米答道:“當然,她給威尼斯留下了寶貴的財富。”
雅克對姜哲說道:“聽了我們兩個的介紹,有什么感受?”
姜哲說道:“想聽實話嗎?”
幾個人都點頭。
姜哲說道:“我注意到幾件有趣的事。第一,這位收藏家很富有。第二,很多文學家,藝術家圍繞在她周邊。第三,一些重要的現代藝術家能被人們熟知,這位收藏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