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辦公樓,遠遠地看到一輛黑色的扶桑小轎車。
他走過去,隔著車窗玻璃,看到老馬正坐在里面看報紙。便拉開車門坐了進去。
老馬吧報紙遞給劉杰。
劉杰擺手:“我都看過了。”
老馬說道:“報導使用的版面好,文筆也好。圈兒里的反饋怎么樣?”
劉杰說:“反饋比想象中的還要熱烈,畢竟,這樣的榮譽在以前很少見,很多人拿過國內獎項,但是這小子在國外能獲得這樣的獎,不管大小,很多人也都眼饞。”
“眼饞?那就對了。等到他拿不到獎項,很多人就會覺得,如果換自己上,是不是能拿獎?到那個時候,安排就會起作用。”
“萬一呢?萬一他真拿到了呢。”劉杰經過了幾次打擊,已經有些心理陰影了,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。”
“你怕什么?這種捧高一點,再摔下去的辦法,為什么管用?拿到獎,又能怎么樣?你可以等,他總不能一直勝利吧?老馬篤定的解釋:“
只要他摔一個跟頭,前面捧的有多高,后面摔的就有多狠。”
……
姜哲在水城威尼斯的街頭漫步。
不經意走過的每一座橋,看到每一個水巷,水巷邊每座斑駁的小樓,回猜測它們曾經的故事。很多往事已經隨著時光消散,還有一些藝術作品與故事,經過了歲月的沉淀,到今天還在被人們傳頌。
他停下腳步,看向不遠處的一棟小樓。
威尼斯畫派的大師丁托列托,當年就住在水巷邊這座小樓里,400多年沒變樣。
姜哲沒有走進小樓,只是猜測小樓里會不會有那句經典的話?
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墻壁上,寫下一句話:米開朗基羅的素描與提香的色彩。
姜哲邁步繼續在街道上漫步。
今天的目標很明確,他想看丁托列托的畫。
在16世紀中期,文藝復興達到了頂點,威尼斯畫派則是文藝復興的最后的光輝。提香、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是威尼斯畫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,并稱為威尼斯畫派的“三杰”。
這位畫家在國內有知名度,但是又不像達芬奇那樣家喻戶曉。
之所以想學習這位畫家的作品。是因為他能把威尼斯畫派和佛羅倫薩畫派融合的很好。
當下,他已經掌握了的諸多繪畫技能,未來還能接觸更多的優秀作品。可以說自己不用擔心學習的途徑。在這種情況下,他考慮需要一種合適的手法,把現階段掌握的繪畫技法(主要指油畫)。嘗試進行融合。
丁托列托的作品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數量不是很多。只有到了威尼斯才知道,在美術館、教堂、市政廳、總都府、貴族的宮殿里,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位大師的杰作。
但是也造成,想看丁托列托的一些經典作品,只能去不同的地方觀看。
因為已經去過威尼斯美術學院美術館,收集到了諸多資料,所以他決定先去丁托列托知名的作品——天國。
走在路上,姜澤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幅丁托列托的自畫像。
20歲的面孔,表情堅定。直面觀眾的目光,有些邋遢的胡須,頭發直面觀眾。
這種神情的自畫像在,繪畫史上是首次,影響了之后的一些畫家。
這幅畫很好的顯示了作者的性格以及壓抑不住的才華。
不久,姜哲發現,道路前方有一位認識人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