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和安德魯走出了威尼斯公爵宮。
“不知不覺,看了這么長時間,我有些餓了。你呢?”安德魯問道。
“我也餓了。”
“咱們找地方吃飯,商量一下,下午去哪里。”
安德魯根據朋友推薦,選了吃飯的餐廳。點餐的時候,就能看得出來,安德魯在對于食物非常講究。
等待飯菜的時候,兩人又開始在討論丁托列托的作品《天國》。
“丁托列托晚年的兩幅代表作,除了《天國》,還有著名的《最后的晚餐》”安德魯說道:“《最后的晚餐》是圣經中被描述過次數最多的場景之一。除了達.芬奇的版本,威尼斯畫派三杰的版本都很有名。
丁托列托畫過至少九個版本的《最后的晚餐》。最被人推崇的是威尼斯圣喬治馬焦雷大教堂中的那一幅。”
姜哲聽了安德魯的話,有些意動。
于是,便約定下午去大教堂參觀。
午飯后,兩個人興致勃勃的來到了圣喬治馬焦雷大教堂。
看到了丁托列托的《最后的晚餐》
這幅畫的尺寸也很大,或許是時間的原因,也作品整體色調略顯暗沉。
構圖使用了對角線構圖,光源來自人物的背后,造成了每個人物都有非常強烈的明暗對比。在這種構圖和光影下,觀者會有一種很壓抑的感覺。畫面中的人物神情激動,空氣中彌漫著不安和恐懼,仿佛聽得見他們在忿怒地爭吵。
姜哲分析,丁托列托這種利用光線制造的強烈對比,營造出他心目中矛盾沖突的戲劇性場景,讓這個老題材,產生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。
“丁托列托之前威尼斯畫派的畫作,常常能讓雇主產生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收獲。丁托列托的畫作,似乎極力讓觀眾參與到這些傳說中的偉大經典時刻中去。”
姜哲邊看邊說:“可惜。關于畫家創作過程的資料太少。丁托列托筆下的人物與場景,雖然帶著一種極端、戲劇化的虛幻感和神秘感,但也合情合理,讓人對這樣的場景信服。尤其是他晚期作品,更強調了色彩與光線的明暗對比。”
“我大概知道一些。”安德魯說道:“據說,丁托列托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對光線進行研究。
他在作畫之前,先用紙板搭建成建筑模型,用蠟或黏土做成小模特,為他們準備衣服,然后將其放置了紙板的建筑模型內。拿著蠟燭,從各個不同位置,來觀察人物與空間在不同受光情況下呈現的狀態,這有點像我們如今一些電影特效的制作過程。”
姜哲覺得,雖然這類傳說或者說記錄,未必一定是真相,但或許從另一個層面證實了,丁托列托對于作品的整體把握。
兩個人在觀摩的間隙,還會就某一個問題,進行討論。
無論觀點是否一致,但這種討論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。不知不覺,下午的時間過去,兩人要各自趕回住宿酒店。
在分別時,安德魯對姜哲說道:“明天,在主場館見面。希望能聽到你的好消息。”
“謝謝。”姜哲答道。
安德魯走了有幾步,回頭看向姜哲。他雖然給姜哲高分,但是他能否獲獎,他也不知道。i
姜哲回到酒店,汪真已經在等他。
汪真幫他挑選明天的衣服,似乎每件都不合適。
“你應該早點回來。還可以去買一套禮服。”看她的準備,仿佛姜哲一定能夠獲獎。
姜總哲道:“咱們還是別穿的太正式了。萬一沒獲獎呢,會很尷尬。”
“不管怎么樣,咱們要拿出重視的態度。”
姜哲準備了相對正式的衣著。。
準備妥當之后,汪真囑咐姜哲早點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