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肖處,謝謝您的支持。”
“吳老,您多提寶貴意見。”
“程記者,謝謝幫助。”一場座談會結束,姜哲和參與座談的人一一握手,表示感謝。
回到首都后,三天時間里,姜哲已經參加了幾場宣傳活動。
今天,參與座談會的人,主要是美協以及圈內的人,也有部份是文旅和文聯的工作人員。
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師,與姜哲告別時,對他說道:“你這次獲獎,給很多年輕畫家,也包括我們這些老人,都做了一個表率。很多畫家在國外獲過獎,但是像雙年展這種影響力的獎項,太少。”
面對夸獎,姜哲只能謙虛。這次回到首都,他明顯感覺到,旁人對他的態度,有明顯的變化。
座談結束,有事的人急著離開,沒事的人留下來,和姜哲邊聊邊往外走。
幾位年齡較大的老師,原本已經快進入無欲無求的階段。但是今天在座談會的時候,和姜哲聊起一些雙年展的細節,忍不住動了心思。
他們走到今天,經過了不同階段的學習,也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出去留學或鍍金,知道在國外拿獎有多么的困難。
雖然今天是第一次見面,但是他們愿意與姜哲結一個善緣。
孟溪在樓外的陰涼處等待。她聽說姜哲來參加座談,就和他約好,在這里見面。
看著姜哲和幾位老資格的畫家有說有笑的走出大廳,像是多年的老友。
她忍不住想起昨天傍晚的酒宴。
自己老師還有一幫朋友與姜哲聚會。
朋友聚會,大家聊天的狀態很放松。
姜哲也不像在參加宣傳時那樣謹慎,講起在威尼斯的經歷,順口說出威尼斯美術學院的邀請。
孟溪記得有幾位老師的聽到姜哲所說的事情后,表情很微妙。這幾位也曾有過長期或短期的留學。
對于他們來說,出國留學沒那么神秘,但沒也沒那么容易,想要別人主動發出邀請,更是難上加難。
如果放在以前,自己一定會非常羨慕。但是現在,羨慕歸羨慕,只是自己已經有了新的目標。
“姜哲,你怎么回去,我安排車送你。”幾位老師詢問。
姜哲婉拒,表示有朋友來接。
看著參加座談的人陸續上車離開,他走向孟溪。“等急了吧。”
“沒有。你還有什么活動要安排?”
姜哲說:“沒了。總算是可以放松一下了。”
“那么,你聽聽我的計劃。”孟溪說道。
“好,咱們邊吃邊說。”
午飯時間,孟溪向姜哲描述她的事業構想。
她想從漫畫和動漫入手,放棄傳統的經營模式,專注互聯網的模式,展開商業活動。
姜哲直言這個計劃有些簡單甚至想當然。
孟溪很快吃完飯:“我明白,這個計劃還不完善,我會認真考慮賺錢的模式。
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?我想找個地方實習,了解藝術圈子里的具體運作方式。”
“你想去哪兒?需要我幫什么?”
“我聽說汪總要開分公司,你能不能幫我介紹去她那里打工。”
姜哲考慮片刻,說道:“我可以幫忙介紹,你能做什么?另外,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?
汪總幫我運作作品,必須向她說明原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