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增加參展的把握,他通過了解歷屆展覽,分析這些展覽的宗旨。
文獻展的誕生,主要希望能夠洗脫二戰特殊時期籠罩著藝術發展的烏云。文獻展的起緣原只是當時德國聯邦園藝展的一個周邊活動。由來自卡塞爾的畫家及大學教授阿諾德·博德及其友人的提議,以回顧、文件及改造形式,呈現二十世紀初,近五十年藝術歷史的進程,展覽“1945年后的藝術”包括野獸派及未來主義等大師作品回顧。
第一次便吸引了超過十三萬人潮,展覽空前成功。
前三屆以展示20世紀歐美的前衛藝術發展回顧為主,至第四屆才把主注意力拉回當代藝術。
文獻展執行策展人制度。策展人由工作委員會指任,從第五屆(1972)開始,創設國際評審團制度,選出總策劃人。
姜哲仔細查看上一屆,也就是第11屆文獻展的資料。
因為手中資料不全,他無法看到全貌,只能查到一些參展的作品。
好在時間還長,這個展覽可以慢慢準備。
接下來,查詢圣保羅雙年展的資料。
這個展覽在全球定期性舉辦的國際藝術展覽中,僅次于威尼斯雙年展。
圣保羅雙年展承襲威尼斯雙年展的組織模式,同樣以國家館、國際展和巴西藝術作為雙年展架構的三大梁柱。自成立以來,一直是巴西最重要的藝術活動,被視為圣保羅藝術文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重要象征,是巴西極少數具有世界格局與國際聲望的藝術展覽。
他查到,圣保羅雙年展創立于1951年,下一屆展覽是第26屆,舉辦時間是2004年9月25日至12月19日。
從現在開始算,距離展覽,正好一年的時間。
自己用來準備的時間,可能只有半年。
姜哲覺得,自己當下所處的時間點,參加這兩個展覽都有些別扭。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系統才給出了十年的限制。
此外,自己還有一個長期任務,創作一幅傳世作品。
他琢磨,能否試著完成一幅傳世作品,同時用到兩個任務當中去?
接下來的時間,他盡可能推掉各種活動,開始收集素材,思考創作方向。
……
金桂花園迎來了第一位客人。
姜哲自己駕車,把客人接到了別墅。
廖姐打開車門,來到庭院,環視周圍。
今天,她穿著長裙和女士的涼鞋,戴著墨鏡,少了精明干練,多了幾分嫵媚。
“我聽小寧說過這里,沒想到這么美。”
“喜歡的話,就住下來。”姜哲面對廖姐的時候,非常放松,可以隨口調侃。
“你覺得我不敢,是吧?”廖姐跟著姜哲來到客廳。
姜哲原本還想與廖姐說說話,沒想到,廖姐確認別墅沒有第三個人之后,立刻撲了過來。
“這么長時間沒見,想我沒有?”
姜哲接住廖姐,同時調侃:“想,想檢查一下你的作業。”
廖姐聞言,呼吸變得急促起來。
姜哲感覺她的體溫,似乎都有些增加。
廖姐迅速進入了狀態,神情變得羞澀扭捏……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