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都雙年展在一處分會場。
濱海藝術學院的幾位老師還有幾位學院領導,一起走出會場。
今天中午,大家來到首都,就馬不停蹄的趕到分會場,參加彩排。
能夠參加這次雙年展,大家都很高興。
秦教授也高興,但是心里始終記掛著姜哲的事情。
一行人回到住宿的酒店。
秦教授得了空閑,給姜城發短信。
下午5點,姜哲來到老師們住宿的酒店。
秦教授看到他,就直接問道:“一直沒聽到你的消息,怎么樣了?”
他邊問邊觀察,見到姜哲表情平靜,以為事情有了轉機。
姜哲直接說了今天在美協的見聞。“估計明天不能去參加活動,展覽,照常參加。如果后面沒什么事兒,到了周日,就回去。”
秦教授的臉色沉下來。“這么說,真的因為這一點兒事情,就不讓你參加活動。”
“目前沒接到通知,估計是不能。”
秦教授生氣,卻無能為力。
今天下午,他也不斷和朋友聯系,可是得到的反應,均是不太樂觀。
為了安慰學生,他壓下了心中的怒氣,說道:“你把心放寬,受了挫折,接受教訓,別有負擔,以后該怎么努力,還是要繼續努力。”
“我要不要去向老師們打聲招呼?”姜哲問道。
秦教授猶豫了一下。雖然都是自己的同事,但不知道他們對于姜哲這件事情的真實態度,萬一……
姜哲看到秦教授猶豫,知道這事兒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。
秦教授說道:“你別多想,大家舟車勞頓,明天還要早起,估計準備休息了。”
“老師,您也好好休息。”姜哲提出告辭。
秦教授堅持把姜哲送到樓下。
走出正門,他說道:“你也別放棄希望。不到最后一刻,也許還能又轉機?
我年輕的時候,遇到一次進修機會。
很多人在爭,原本已經定下了人選,但是那人選擇放棄。最終,我獲得去進修的機會。”
勉勵一番,秦教授回到酒店,見到了學校的領導和同事。
他們已經為明天做準備。
大家要分別去不同的會場和活動現場,所以,每一組都有一個帶隊的人。
商量細節的時候,一位學校領導,問起姜哲的事。
聽說現狀之后,立刻表態:“這件事情,咱們繼續努力,即便改變不了什么,也別太因為這個事情影響參與活動的情緒。你也鼓勵他,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就自暴自棄。”
姜哲回到住宿酒店,一個人吃飯。
他的情緒非常平靜,畢竟,系統沒有顯示最壞的結果。
雙年展的策劃委員會,正在對活動安排進行改動,相關部門的具體負責人也參與會議。
一項項的工作,已經開始落實,并且隨時有人盯著。
他們不厭其煩的把高層檢查的所有反應,都記錄下來,逐句逐句的落實。
最終人,提出了姜哲的問題。
“大家說說,這應該怎么改?”
有位高層問起姜哲。大佬自然不會明確說出意見。只是問了一聲,沒說怎么辦。這需要具體辦事的人掂量著辦,辦到什么程度,是不是要推翻之前的決定,眾人開始議論。
“我覺得是不是太敏感?如果要把之前的決定推翻,好多東西都要跟著改。”
“從參加活動的到頒獎的人選,已經定好。改動起來很麻煩。”
另一個人說:“這不是麻煩的問題。而是我們必須做出反應。如果沒有反應,那就是敏感度不夠。”
也有人隱晦的表示,萬一領會錯了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