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華的客廳里。
米勒坐在沙發上,和坐在對面的皮特和汪真聊最近的時尚話題。
姜哲坐在另一邊,正在為米勒創作半身肖像。幾人身前的茶幾上,擺著幾杯咖啡和幾盤時令水果、精美糕點。
汪真的英語交流很勉強,需要姜哲幫忙。
幾人吃過午飯之后,米勒同意姜哲的創作方式。但是,也要在這里進創作一幅單人的肖像。
姜哲先用一支棕色鉛筆,描繪一幅肖像的素描稿,力求深入研究米勒的形象特點,同時也是為油畫肖像做底稿。
他幾乎是在一心二用,時不時的參與聊天,同時注意觀察米勒的形象,特別是動態中的神態特點。頭部,頸部,肩部的關系。以及面部的所有細節。
他邊畫邊總結,突然有了發現。
米勒的像貌,有些像米開朗基羅的作品——大衛。
有了這個發現,在頭腦中進行比對發覺。米勒不僅是臉部形象有些像,而且就連發型也有些接近。差別之處,是眼睛更為柔和,臉型也略瘦一點,沒有那么健壯。
也許這就是自己,為什么覺得會似曾相識的原因。
他不由得感慨,這些西方人的審美,其實一直也沒變過。
汪真和皮特雖然陪著聊天,但是眼睛時不時的會看向姜哲的作品。
一只棕色的炭筆,在姜哲的手中極其靈活的劃過紙面。
他幾乎很少修改,一幅類似拉斐爾風格的素描就漸漸成型。
皮特心中暗暗贊許。
他在已經在佳士得工作了十余年,見過大量的畫家。其中有很多有才華的人,姜哲在他面前兩次顯露的技巧,讓他感覺驚艷。
姜哲完成素描稿,先拿給米勒觀看。
“非常棒!”米勒邊看邊說。
在這張畫上,他坐在沙發上,穿著一件絲綢的衣服,身邊還有一只小狗。
這只小狗是他的寵物。他特別要求姜哲畫出小狗,因為這暗示了忠誠。
完成鉛筆稿之后,姜哲開始進行油畫創作。
工具已經準備好。
姜哲轉稿之后,就開始調制油畫顏料。
這里不是他的畫室,各種工具雖然已經盡可能的準備,但依舊不如在畫室創作那么得心應手。
他根據實際情況,反復考慮創作方法。
因為時間限制,不可能采用透明照染的技法。但他有需要一些罩染的效果,所以,只能特殊的技巧,盡可能的營造自己想要的效果。
他快速的調制透明色,半透明色和不透明色,在調色板上分類擺放,旋即開始第一遍鋪色。
這張畫的主色調片暖,有幾個重要色彩。人物皮膚的色彩,絲綢衣服的藍色。這種藍接近群青,是古典主義繪畫常用的藍色,是代表高貴的色彩。還有沙發上天鵝絨的紅色,以及背景的淺暖灰色。
姜哲用半透明,薄薄的涂底色。
為了營造逼真生動的效果,既有概括刻畫的筆法,也有細膩的描繪,色彩緊密咬合形象,一些筆觸的邊緣所形成的線條,也要符合造型要求。
這幅畫的尺幅不大,約60x70cm,所能施展的空間有限。
在這種情況下,他盡可能把系統給予的技能以及自己的總結的經驗發揮出來,很多細節只會幾乎一氣呵成。
第一遍顏色剛剛結束,米勒接到了一個電話。他說了聲抱歉,起身去接電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