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坐在畫架前,聚精會神的描繪一幅水彩畫。
這幅水彩畫的主要形象,是一個青年男工人。
男子從頭發到衣服,全都臟兮兮的。他邊走路,邊解下防毒面具。從走路的姿態和背著的工具,可以看出他剛剛完成工作從工位上回來。
因為形象特殊,人物身上充滿了污漬,面目也變得模糊,畫面中也缺乏鮮艷明亮的色采。
這是一位船廠從事噴砂工作的工人。
所謂噴砂,就是給鋼板除銹的一種工作,需要用高壓噴射特制物品,清除鋼板上的鐵銹和氧化層,必須要帶防毒面具。
姜哲在船廠寫生時,畫過從事不同工作的工人。知道有些工作很辛苦,有危險,甚至對身體有所損害。噴砂就是其中之一。
他對這個形象印象深刻,所以畫了幾遍。
這個形象搬上畫面,表現的不是那種傳統的和諧的美,而是帶有幾分沉重的意思。
畫架旁邊,還放著一幅用炭筆畫的相同形象。
姜哲正在畫的水彩畫,已經是描繪這位工人的第三稿。
他畫完水彩畫,將畫稿從畫板上拆下來,與那張炭筆畫的稿子,一起釘固定在墻上。
墻上已經有十幾個人物形象。
有車工、鉗工,有電工、焊工等從事不同工作的人,也有工廠的文職和后勤人員形象。其中還有兩個形象很特殊。
一個是年輕女子的形象,這是工廠剛剛招收的大學生。另外一個是外聘的國外工程師,也是東亞人。只是,這人的打扮特殊。大多數的工人形象,都是穿著工作服帶著自己的專用工具或工具箱。這位外聘的國外工程師,穿著厚襯衣,扣子系到最上一個,袖口也扣緊,腳下穿著皮靴。衣著打扮還有表情,暗示了這個形象的性格死板。
姜哲在畫這些形象的時候,也在思考這些形象的差異,想把他們復雜,生動一面表現出來。
工人在工作的時,勞累,很臟,但是很多老工人,還保持了過去的精神狀態。無論上班時候的狀態有多么累,多么臟,但是下班之后,依舊會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。這是一個國營大廠老工人的特有狀態。
姜哲把這些記憶深刻的典型形象,全部用草稿表現出來之后,還要把它們融入到合適的場景中。之前在觀摩學習中的成果,就派上了用場。
他把這幅畫的背景,設定為船塢。
船塢的宏大壯觀,正好可以襯托出工人形象,而且有助于整體的氣氛。
在安排過程中,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,例如安排這些形象的次序和位置,既不能有常識錯誤,同時還要打破固有習慣,避免習氣形成。
姜哲一邊思考一邊畫整體構圖。
畫面中的船塢,更遠處有海天一色,船塢旁邊有不同的工地。一個形象進行安放,覺得不合適再重新調整。
這一過程,很麻煩。
他每次遇到了困難,就會回想自己之前觀摩的結果,特別是回想巴洛克藝術中,那些表現宏大場面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