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看到這份報紙,這是首都地區的一份報紙,居然也報道了他的畫展。明顯是從米國報紙上搬運了一些內容。
他看完之后,笑著說道:“這次的事情主要是汪總安排,我只是配合。”
“你就別謙虛了,畫展在國外有較好的反響。協會也很關心。今天急著把你請來。是想問問,你后面的計劃。”
姜哲本想,要回學校讀書,但是想想人家這么問,必然有原因,就說后面的計劃還在考慮。
汪真問道:“秘書長,協會有什么安排,我們一定配合。”
秘書長說道:“有報紙報道了這件事,那么就會有很多人關注。既然你在米國辦了個展,是不是在國內也辦一次。”
姜哲斟酌著說道:“謝謝領導關心,有很多朋友是給過建議。我和汪總正在商量這件事。現在有個困難。這次在米國辦畫展的作品,要么賣出去了,還有一些被紐約的幾家美術館收藏。”
“哦,原來是這樣。”秘書長其實早就聽說了這些事情,但表現得仿佛剛剛知道。
“你看看,這不就是影響力和榮譽嗎?能夠被美術館收藏,說明你的作品,還是獲得了認可的。那就更應該向大家展示一下,至于說畫展的作品,這個沒關系。可以把你以前的作品,拿出來展示。當然,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,不要影響你們原本的計劃。”
聽話聽音。
雖然說是建議,但還真的不能當做建議看。
汪真說道:“你的建議非常好。我們盡快安排,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籌備。
我設想過,在首都辦在一次展覽,地點就在我的畫廊,算是向領導朋友們做一次匯報。”
秘書長點頭:“這個設想不錯。協會也不能袖手旁觀。”
汪真立刻明白呂秘書長的意思。
這次展覽,主辦方的名單里,必須要有協會。
她立刻會請協會給與指導幫助。
呂秘書長表示,會提供一些支持。
商量好正事,姜哲二人很快告辭離開,走之前,把帶來的禮物悄悄留下。
回到畫廊后,姜哲分別打電話給一些朋友,請大家吃晚飯。
很多朋友聽說他回來,當即表示會準時赴約。
姜哲去外面買了一份報紙。
他問過汪真,這次的報道,不是畫廊安排的。這份報紙報道的內容,不如米國報紙那樣詳細,但這種不用沒有事先安排的報道,更有意義。
拿回之后,還可以讓父母也高興一下。
他把報紙收進行李的時候,國家美術館的一間辦公室,一位老人也在看這份報紙。
有位工作人員來向老人匯報工作。
匯報結束,老人把報紙推到員工面前,“這則消息,你看了嗎?”
“我還沒看。”此人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兒,說道:“我聽說了這件事。沒想到咱們這里的報紙也會報道。”
老人說道:“這為年輕人的作品,被米國的幾家美術館收藏,反倒是咱們這里,錯失了機會。”
“那幾家美術館的規格,遠遠比不上咱們……”工作人員觀察老人的表情,話風一轉:“雖然咱們的選擇非常嚴格,但是不是也可以找機會,讓他捐贈一幅作品?”
老人點了點頭,示意他可以回去。
工作人員無奈只能去找人商量。誰能想到,老人會再次提起這件事。
姜哲不知道,有關自己的報道,讓一位老人再次感到后悔。
他已經趕到酒店,準備招待首都的朋友們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