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面居然有一張油畫的圖片,是自己在威尼斯獲獎的那幅作品。
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記住,他很高興。
加林娜很快準備好咖啡。
“我不知道你的口味,要多少糖和奶?”
姜哲說道:“只要不加伏特加就好。”
加林娜笑著說:“你也知道這個笑話?我的口味都沒有那么重。”
姜哲按照自己的口味往咖啡里加糖,加奶。
咖啡不是什么高檔咖啡,但是在這個環境里面,就很合適。
兩個人喝咖啡聊天,說起了感興趣的話題。
姜哲發現加林娜眼神越來越柔順,似乎要滴出水來,心中有種預感。
但是,他可不想在這時候做出什么突破。
畢竟,自己能在俄國待很短的時間,雖然很想在異國他鄉,體驗一次特殊經歷,但想到有可能產生的后果,他還是壓住了這個沖動。
話題一轉,指著墻上的一幅印刷品,問道:“這是?誰的作品?似乎是實驗作品或者是一種構想?”
“塔特林的建筑構想。”加林娜說道。
提到感興趣的內容,她的注意力被順利轉移。
“他是優秀的俄國前衛藝術家。他認為藝術與生活的是不可分割的,他反對馬列維奇康定斯基所提出的理念。
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創作構想——第三國際紀念塔。”
姜哲說道:“我聽過這個設計,但沒仔細看過,你能為我講解一下嗎?”
加林娜說道:“當然可以。塔克林在1920年受到委托,設計這座比埃菲爾鐵塔還高出400米的第三國際紀念塔。
這座紀念塔,寄托著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愿景的。你看到的這座鋼結構的巨塔,由基本的幾何形體構成,螺旋上升,象征轟轟烈烈的運動。塔分為三層,中間的軸心是轉動的,從下而上的三個圓柱,以一年,一個月,一天為周期旋轉,象征是宇宙。
整座塔是一座功能齊全的新聞媒體,基地內設有廣播臺,會議廳,大會堂,演播廳,電報中心,劇院,影院,畫廊等。內部四季恒溫。
在電氣尚未大發展的年代,這個設計還是非常非常超前的,體現出了藝術家對建設巨型大廈的美好夢想。
可惜,這種夢想被當時的經濟情況給擊碎了,擱置,再擱置,到后來,就沒有人再提起過這座塔。
塔克林是畫家,也是設計師,有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的優點
無論是達芬奇,米開朗基羅,都是身兼數職的。塔克林是非常注重自己的這個全能性的發展,不僅僅做這個會畫服裝雕塑,還有舞臺設計,他嘗試過將語言,詞語,聲音這些元素呢轉化為視覺形式的形象和色采。
據說,他當時還設計了單人小型飛行器,被當時的人們稱為這個20世界達芬奇。”
姜哲發現,加林娜說起俄國的藝術家,以及一些相關的作品,非常自豪。
可以理解,畢竟,那是他們的歷史。
姜哲順勢提出,給加林娜畫一幅肖像。
加林娜邀請姜哲來做客,是有突破關系的想法,但姜哲的這個提議,也讓她心動。
猶豫片刻,她做出了選擇。
姜哲聽到加林娜同意,立刻開始準備。
雖然沒帶油畫顏料,但有一盒12色的固體水彩顏料和一張水彩紙,足夠了。
面對擺好姿勢的加林娜,平復心情,開始觀察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