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、汪真與金經理談好了拍賣的事項。
金經理告辭離開。
汪真和他一起離開姜哲的別墅,但是過了半個小時,又單獨回來。
姜哲把她請進了書房。
“剛才就覺得,你好像有事要說,跟拍賣有關嗎?”
汪真想了想說道:“有關,是我的一些擔心,想對你說說。”
姜哲重新泡了一壺茶,斟茶。
汪真端起茶杯,聞著香味兒,緩緩說道:“借你的光,我認識了很多的國外的同行。
從同行的運作當中,我也看出了一些門道。
這些老牌兒的畫廊或者公司,有自己的傳統市場,有自己的固定客戶,所以表現的非常穩健,甚至說保守,這不奇怪,他們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。
但是,時代拍賣公司的經營路子保守,更像是不思進取。”
“外國公司保守,是為了利益,他們也是為了利益吧。”姜哲說道。
汪真搖頭說道:“不。我說他們不思進取,是因為拍賣公司的競爭激烈。他們的利潤正在減少,各方面業務也面臨著很多競爭。
在這種情況下,過于保守會被后來者追上。
關鍵是,我發現他們公司內部,這種風氣很濃厚。
我幾乎看不到有誰去真的開拓新業務。也許是被壓制了,但這樣更可怕。
你看金經理的選擇,就能看出一二。”
姜哲也覺得,畫廊只運作同類型的作品或者同一風格的作品,這的確有些單調。
自己如果原地踏步,市場總會感覺到厭煩,客戶會失去新鮮感。
“你的意思是,準備換合作者?”
汪真說道:“暫時沒有合適的選擇,在國內,他們還是一流的拍賣行,但是你也要有準備,如果他們的業務出現了危機或者是運營出現了情況,咱們真的要考慮換合作者了。
我一直在觀察,如果真出現了我們擔心的情況,誰能替代?
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,畢竟,有佳士得在國外幫你運作。
既便沒有拍賣公司,很多買家也會主動找畫廊購買你的畫。
看看時代拍賣這次的拍賣業績吧。
一個月之后,見分曉。”
汪真很忙,跟姜哲談過之后,便告辭離開。
第二天,姜哲正在創作新作品的時候,又有人來拜訪——孟溪。
姜哲引著孟溪請參觀自己的畫室。
“大畫家,你的畫室可真氣派。比我們學校的畫室還要好。”孟溪邊看邊說,毫不拘束。
姜哲心想,這就是評判標準的差異。
孟溪和金經理看到畫室的反應不同。隨著她的見識越來越高,越來越廣,眼界也會提升。
姜哲給她準備茶點,問道:“你大老遠跑到濱海找我,一定有事。你來的時候,汪總不知道吧?”
“我向汪總請假了,汪總應該知道我在做一些調查,只是不知道我的具體方向。”孟溪拿起水果,邊吃邊說,
“汪總對我說過,擔心你出去創業,遇到陷井。”姜哲說道。
“我會很小心的,無論多困難,總要闖一闖。”
“說說計劃吧。”
孟溪就是為這件事來的。
她對姜哲說起了自己的創業計劃。
“……漫畫和插畫市場看起來競爭激烈,但是有一些領域,可以進入,特別是新人也可以操作。我已經聯絡了一批,在這方面有天賦也有創作意向的人。”
孟溪很有條理的談起計劃,沒有多余的廢話,重點說運作過程。
姜哲不懂運營,只是從孟溪的計劃中,能判斷,她做了大量前期工作,并不是空想,而是,她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,已經試著開始運作,發現有成功的可能,才來找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