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一米四,長3米6的尺寸,我們的桌子可不夠用,鋪在地上畫行不行?”
國畫專業的老師含糊的回應:“也可以。”
姜哲問道:“郭老師,咱們這里有沒有大畫板?把板子一拼,依靠在墻上。鋪上幾張毛氈也可以創作。”
“這里有幾個可拆卸的桌面。”郭理事說道,
“好,咱們就用這些,麻煩您給安排一下。拜托了。”
郭理事知道,這件事關系到上級,所以立刻安排工作人員做準備。
可以拆的長桌面,依靠墻壁固定,鋪上幾張毛氈,再用磁鐵固定。
幾人去挑選丈二的宣紙。
美術館儲存了不少紙張。
姜哲專挑好紙,還以備用為理由,多要幾張。
管理器材的人有點兒肉疼,對姜哲說:“你們省著點兒用,盡量別出錯,這都是十幾年的上等宣紙。這家宣紙大廠,現在已經沒了。”
跟著姜哲來選紙的師生們,看到好紙,愛不釋手。
創作國畫的人喜歡用老紙。這時候,市面上的紙,已經開始摻雜各種紙漿,質量難免下降。所以這些人看到好紙,都躍躍欲試。
眾人做準備的時候,嘉賓一行人分別到各組去參觀。
鄭館長和幾位嘉賓剛走到油畫組的場地門口,恰好看到梁貴和李璐,站在場地外的僻靜處,說悄悄話。
梁貴和鄭館長幾乎同時看到了對方,
鄭館長示意梁貴回座談會。
可是,梁貴遠遠的笑著打招呼,就是不挪動步伐。
幾位嘉賓都看到這一幕,都沒吭聲,陸續走進會場,參加座談,
聽著場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,梁貴心中有些著急。
知道這時候應該回去,可是,李璐剛才接的電話很重要。
昨天散出去的消息,沒起到了作用,還有副作用。
李璐通過一些人,只向部分買家傳遞消息,投資姜哲的畫,要謹慎。
可是,姜哲的畫連續拍出高價,因為聽了消息,沒有出手的買家們,開始后悔。
有些人發牢騷,也有人干脆質疑自己的顧問。
這些傳遞消息的顧問或者專家,眼看自己的飯票受到影響,對于李璐這位始作俑者,也不再客氣。
李璐正在忙著解釋,有時需要梁貴接聽電話。
這個時候真的不能回座談會,可是又不好離開。因為今天上午,就要宣布入選全國美展的名單。
兩人一番解釋,好不容易把這關系應付過去。
聽到場中再次爆發出掌聲,梁貴帶著李璐,匆匆走向會場。
恰好,迎面撞到嘉賓一行人往外走。
嘉賓們來的時候和離開的時候,都看到梁貴不在場,這就很尷尬。
大家都知道,參加座談會的很多人,心不在焉,但是,不能讓人看出你對這件事毫不重視,這會讓主辦方很沒面子。
梁貴厚著臉皮,急忙打招呼,態度熱情謙卑。
幾個嘉賓面對主動問好的梁貴,非常客氣,紛紛表示看過梁貴作品,很好等等。
回應的話語,能夠看出幾個人態度——客套而已。
鄭館長引著嘉賓們離開。
梁貴懊悔,早知道是這種結果,就不該這么急著回來。
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男子走過來:“老梁,咱們抽支煙?”
這個人叫武高,和梁貴關系不錯,在省美協也算是高層。
梁貴知道老武有話要單獨說,立刻答應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