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解釋:“這種真實,與照片寫實主義,和超寫實主義繪畫不一樣。
姜哲畫這種寫實肖像,手到擒來。你如果感興趣,可以看看他創作的肖像作品。
他擅長在創作中,充分利用油畫的質地,肌理,和顏料的色采廣度。
這幅畫里有幾個不同年齡的人物。姜哲用造型和肌理效果,描繪皮膚差異,體現年齡的差異。
你剛才說的女子形象,比其他形象優雅精準。姜哲畫出人物面部皮膚帶著彈性,帶著溫度,就能與其他人物,形成反差。”
“老師,您看這眼睛上的這個高光。”少年努力湊近畫面,觀察細節。
老人扶住少年:“小心,別碰到畫。”
他看到少年說的高光,就開始點評:“這一點高光,人物的眼睛就生動起來。我們古人講,傳神盡在眼中。看看高手的畫,就是要耐心品味。
有些細節,就像自然生出來的一樣。
寥寥幾筆,質感,結構,形體全表現出來,既輕松寫意,又精準。
這種能力,不是被動描摹,而是主動處理。你看過照相寫實畫,與這種生動鮮活的作品比較之后,就能看出,藝術提煉的結果。
這就是繪畫語言的意味與價值,姜哲的畫,很有靈性。就是這幾筆高光,睫毛的刻畫,有些畫家學一輩子,未必能畫的這么到位。現在很多人推崇新潮,也有人推崇畫的像,但是那種技能,貼近雜技。
真正的藝術,自于思考與享受,是智慧。”
聽到別人對姜哲的稱贊,梁貴心里格外不舒服。
尤其是其中一些話語,感覺是在針對自己。
他看了一眼老人的相貌。。
這人,好像是一位老教師,另一個應該是他的學生或者晚輩。
老人的作品售價沒超過自己,名氣也不大,想必見識不高。
梁貴對李璐說道:“走吧,咱們去外面透透氣。”
兩人剛走到門口,就看到美術館工作人員拿著一卷大紅紙,走向場館門口,
兩人對視一眼,意識到,這是要張貼入選名單。
美術館的工作人員,將大紅紙展開,張貼在一個事先預備好的展示牌上。
很多人看到這一幕,圍過去觀看。
梁貴跟過去,看向名單。
他知道這次入選的人員,應該接近百人,自己應該能入選,但是,必須親眼看到,才能放心。
姜哲和汪真也不例外,來到人群后面,看向名單。
手寫的入選名單,按照不同的專業分組。
有的專業人數多,有的專業人數少。
這些名額,不是由省里決定,而是由全國美展的組委會決定,分配到各省的名額。
姜哲的視線,快速掃過油畫專業入選的名單。
名單里的第二個名字,就是姜哲。
看到自己入選,姜哲和汪真對視,兩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笑容。
放心了。
此時,梁貴的臉色,越來越難看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