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同意他把石碑暫時存放在庭院中,但時間不能過長。
送走車輛,胡老師和同學們都還沒回來,只有服務生好奇的過來看了一眼,但都沒把石碑,當做太珍貴的物品。
此時,姜哲又聽到了系統的提示。
您購買到古今楹聯石碑,面臨選擇。
選擇一,將石碑運回家中,自己收藏。
選擇二,將石碑捐獻給某文化機構。
您可以自行選擇。
兩種選擇,會觸發不同的獎勵。
姜哲給自己倒了一杯水,拿了一個板凳,坐在庭院里,端詳石碑,考慮應該如何選擇。
如果這件東西是普通的金石篆刻作品,類似書法繪畫或者印章,毫無疑問,必定會選擇自己收藏。
但是,石碑尤其是五塊石碑,如果放在自己家里,會不會顯得有些怪異?
通常這類石碑,都會放在碑林或者說文化館中,比如有名的西安碑林。
另外,他也在考慮這套石碑的價值,
回想起今天在印社所看的介紹。
石碑的作者吳隱本人,首先是刻碑工匠出身,根據記錄,他在紹興生活時就是以此種技能謀生,后來到魔都闖世界,結交了吳昌碩等人,他所開設的印泥店,專營潛泉印泥,還編輯歷代印學典籍——遁庵印學叢書。
這個人的名氣雖然不如吳昌碩,但絕對是對印學有功之人。
人們記得他是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,反而忽略他一擅長碑刻墨拓的技巧。所以,這些石碑,不能單純用經濟價值來考量。
如果自己把選擇把這些石碑捐出去,會有什么好處?
把東西捐出去,讓大家都能欣賞,可能會獲得好名聲。
順著這個想法,他進而想的想起了一件事。
上一世自己曾經聽過,好像是西泠印社發現了一批石碑,是創始人吳隱的石碑。后來,這批石碑被收藏在臨安碑林之中。
他記不清具體的時間了,好像就是在04年。
把記憶與眼前的石碑對應起來。
自己買到的這五塊石碑,是后來被發現的石碑中的一部分,還是遺漏的一部分?
這時,陸續有人經過,看到石碑,紛紛過來圍觀,詢問。
姜哲一邊應付,一邊考慮。
這么大的石碑,放在自己家里收藏,雖然會滿足自己,但是后面的養護,也會成為問題。
考慮來考慮去,最終,他選擇捐贈。
1000元錢的本錢也不多,自己的收獲技巧,已經足夠多。
想到清楚之后,他先給西泠印社打電話,畢竟這是他們創始人的作品。
電話撥通。
“您好。是西泠印社嗎?”
“對。”對面是一個男人的聲音
“我在臨安發現了一批石碑,應該是你們印社創始人之一,吳隱的刻碑作品,你們能不能來看一下?”
“是嗎?”對面的聲音有些激動:“你現在哪里?”
“我在青年旅社。”
“在青年旅社?您是?”
“我是來這里旅游的游客。”
“今天不是鑒定老師的工作時間。所以,我需要給您聯系,請您等一等。”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