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老師和歐教授走到了僻靜處,左右無人能夠聽到二人的談話。
“歐教授,謝謝您及時的通知我們。”葉老師比歐教授大幾歲,但是對歐教授卻十分客氣。
在表示感謝之后,接著說道:“我已經向社長和幾位負責日常工作的領導匯報。
幾位領導對這件事情都很重視,希望能夠把這幾件吳隱的作品,回歸社團。
領導們讓我代為轉達他們對您的感謝,也請您在這次事情當中,幫我們多說幾句話。”
歐教授平靜的回應:“我找你單獨說話,就是為了這個事情,我也是印社一員,自然會幫著印社說話,不過呢,文物部門也有我的朋友,人家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,我也不好,明著偏向印社。但是,該說的話,我一定會說。”
“好,好。”葉老師也不能把這事兒賴在別人身上,何況,這位歐教授也不簡單。“您的意思是?”他知道歐教授找自己單獨說話,一定是有什么事要避開眾人。
歐教授斟酌的說道:“這一批石碑的發現者是姜哲。
他已經把這批石碑買下來了。東西是他的,他有捐獻意圖,但是具體捐獻給誰,還沒完全定下,這里面的變數,可就大了。我覺得,咱們印社是不是拿出一點誠意來?”
葉老師試探著問道:“您的意思是,給獎勵?”
歐教授回應:“葉老師,您試探我可就沒意思了,東西可不是我的。”
葉老師急忙解釋:“沒有試探的意思。如果要給獎勵,需要社里做決定,我不敢給出承諾。”
“你要繼續試探,我可沒辦法幫你說話了,”歐教授說道:“你的意見,在印射里還是很是很重要的。”
葉老師理了理剩下不多的頭發,說道:“歐教授,我只是能給印社一些建議。沒有您說的那么重要。”
“您現在對我說說您的建議,我去跟姜哲溝通。”歐教授說道。
“你看這樣行不行,我們給出一些資金獎勵,再給一個榮譽證書。”葉老師看著歐教授,問道。
歐教授笑了:“之前,我們學院的馬教授,建議姜哲捐獻給把石碑捐獻給美院。美院估計也很喜歡這東西,咱們這些人當中,論關系,馬教授是最先認識姜哲的。”
葉老師被歐教授盯的有點兒尷尬:“哦,這不合適,這不合適。”他說的不合適,究竟是捐給美院不合適,還是自己的建議不合適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他想了想,繼續說道:“我不知道,姜哲是否對篆刻和書法感興趣。”
歐教授說道:“姜哲雖然擅長油畫創作,但是書法篆刻的水平不低。”她把姜哲的榮譽和成績大概說了一遍:“我問過幾個朋友,很多人在展覽現場都見過他的書法和篆刻創作。最近,他的一件篆刻作品,還被他們的省美術館收藏。”
“既然他對篆刻有興趣,那一定會喜歡相關的物品。印社訂購了一批書法篆刻工具,是高檔貨。印社還有比較好的印章料,都是非常精美的料子,我們選一批禮物,作為贈送。”
歐教授答道:“你這個辦法,還不如直接給獎金,有了獎金,人家自己去買。他們快談好了,你要想談條件,你得趕快想辦法。”
“歐教授,您幫我出個主意。”葉老師客氣的求教。
歐教授拋出深思熟慮之后的辦法:“我說你,印社直接給他成員資格,不就是很好的辦法嗎?如果他是西泠印社的一員,把東西捐贈給印社,不是就順理成章的事兒嗎?”
葉老師的笑容消失:“這不行,這不行,這件事情我可不敢答應,加入印社是有流程的。需要領導們決定。如果他這么簡單的加入,其他的社員也會有意見。你也知道,加入印社那要付出多……多少的努力。”
歐教授聽到葉老師差點說出不該說的話,不覺得好笑。她體會過加入印社的難度。從創始人和第一任社長(吳昌碩)開始,西泠印社是國內金石書法的第一團體。因為成員數量有限,吸收成員的要求太高,所以難度超過加入美協和書協會。當然,除了個人水平的原因,還要付出別的努力。
葉老師繼續說道:“今年排隊等著加入的幾個人,水平都是獲得大家認可的。突然加進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,印社里面還還不鬧翻天了?”
“你們自己考慮。我也只是給個建議。”歐教授風輕云淡。
葉老師猶豫片刻,還是說出了疑問:“歐教授,您跟姜哲,有什么關系?”
歐教授說道:“今天剛剛認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