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看完雕塑,沿著行進路線,來到一條走廊。
因很多游客在這里拍照,姜哲二人業不得不放慢腳步。
這條走廊除了展示雕塑,還顯示掛毯。
弗蘭西斯卡告訴姜哲,在這里拍照留念的效果最好。
姜哲不想因為拍照耽誤時間,也是當然,也是因為人太多,拍照受影響。
他們盡可能的提高速度,去看這里的鎮館之寶。
沿著走廊向前,來到第一個拉斐爾房間。
姜哲提前做過功課,知道這是由拉斐爾及其團隊裝飾的四間房間。
弗蘭西斯卡告訴姜哲,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名字,最珍貴的寶物,是覆蓋在墻壁和天花板上的畫。
雖然不全是拉斐爾親手畫的,但至少是按照他的想法創造的。
姜哲曾經臨摹其中的一部分作品,如今看到原作,越發興奮。
他最關注的是《雅典學院》。
拉斐爾把柏拉圖,蘇格拉底等這些古希臘先賢,描繪到一個畫面中,打破時空的限制。拉斐爾不知道這些先賢的真實相貌,卻很有創造力的,用當時的藝術界巨頭,當做模特。
達芬奇,米開朗基羅和他自的相貌,都出現在畫中。
拉斐爾就是憑借這批作品,把自己拉到了和達芬奇,米開朗基羅平起平坐的地位。
姜哲觀摩學習的同時,發現了以前臨摹學習過程中,沒有注意的細節,也注意到,房間中,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作品。
那這些畫都是西方藝術史上的杰作。在現場看觀摩,才能有貼近大師的感覺。
弗蘭西斯卡來過幾次,感觸沒那么深,現在,房間里擠滿人,墻壁上畫滿了人,讓她感覺有些壓抑。
發現姜哲看的非常投入,默默吐槽,為什么他能不受干擾。
兩人離開拉斐爾房間,去觀摩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。
這里的空間更大,但是,想要觀看細節,就變得困難。
姜哲讓系統收集資料,等到用系統回放時,再觀看細節。
他在觀摩時,把自己想象成米開朗基羅,站在空間的某一處,進行創作的場景。
想到這么大的教堂空間,幾乎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,越發佩服這位大師的技藝高超與精力充沛。
當然側面一些小尺寸的壁畫是他的前輩的作品。但是,拉斐爾可是帶著幾十人的團隊,完成四個房間的裝飾。
弗蘭西斯卡聽到旁邊游客的議論,就與姜哲談起米開朗基羅創作過程中的趣事。
例如,米開朗基羅的薪酬被拖欠,為了討薪,他甚至還罷工過一段時間。
等到重新開工后,又發現隔壁有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,帶著一支施工隊,裝修教皇的辦公室。
最讓他生氣的是,他發現這四個房間里有許多創意,是從他畫到一半的天頂畫中偷走的。
“至少,米開朗基羅是這么認定的。”弗蘭西斯卡說道。“當然,他的牢騷被拉斐爾聽到了。拉斐爾也把米開朗基羅,畫到了雅典學院中。”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