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佛羅倫薩的第三天,姜哲連續去幾家美術館參觀。
第四天,繼續參觀。
在佛羅倫薩的第五天,因為要出發去法國。姜哲沒有出去游玩,收拾好行李等著弗蘭西斯卡過來。
弗蘭西斯卡來到姜哲的房間,還帶來了一份臨別禮物。
姜哲收下禮物,請弗蘭西斯卡喝茶,還請她觀賞自己的習作。
酒店房間內,姜哲坐到靠窗的椅子上,慢慢品茶。
弗蘭西斯卡坐在沙發上,從一摞作品中,拿起一幅水彩畫開始慢慢欣賞。
見到弗蘭西斯卡看的非常投入,姜哲等待的時間里,回顧這幾天的經歷。
這座城市很美,有很多可看的地方。
讓姜哲印象最深的還是烏菲茲美術館的眾多藏品。達芬奇的作品《博士來拜》《天使報喜》《基督受洗》,米開朗基羅的作品《圣家族》,拉斐爾的作品《金絲雀的圣母》。還有波提切利的作品,《維納斯的誕生》《春》經常出現在國內的各種書籍中。
觀看這些作品,讓姜哲對于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,有了新的理解。每天晚上,他都會把記憶深刻的形象,用畫筆再現出來,可以說,收獲滿滿。
弗蘭西斯卡拿著一張作品,對姜哲說道:“你的這張作品,很像波提切利的春,但是你畫的內容,和原作不一樣。”
姜哲說道:“我在美術館看過大師作品,印象深刻,回到這里就憑著記憶把畫面再現出來。當然,其中有我個人的理解。”
佛蘭西斯卡點頭,繼續翻看,不久,她又拿起一張水彩稿,對著姜哲展示。
“沒想到,你把她也畫出來了。”
姜哲看到她挑出來的作品,描繪的是那位賣花的姑娘。
這是來到佛羅倫薩第一天,夜游時遇到的那位姑娘。
姜哲說道:“我在畫中做了一些改變,你幫我看看,有沒有問題。”
“你故意把這位女孩,像是十五六歲?”弗蘭西斯卡說道:“這些衣服是這個年齡的女孩兒喜歡穿的衣服,你觀察的很仔細。
頭發有些凌亂,手里的花籃被有意的夸大。
人物在夜色和燈光的襯托,并沒有顯得落魄,反而有種青春,熱情洋溢的感覺。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?”
姜哲說道:“正確,我的確是這么想,這張畫,還需要再推敲。因為時間和材料的限制,我暫時沒有辦法創作正式作品,回國之后我會重畫一幅。”
弗蘭西斯卡看到最后一張作品時,愣了一下,抬頭看向姜哲。“你畫的是我?”
姜哲點頭:“是。”
作品上描繪的是,在羅馬見面時的弗蘭西斯卡。
她盯著畫面,說道:“如果我知道,你要畫我的肖像,我應該穿的更正式一些。”
姜哲說道:“那天,你的打扮已經很美。你有很多的優點,我只能畫出其中的一部分。你覺得這張畫怎么樣?”
“非常好,我特別喜歡這種風格的作品。”弗蘭西斯卡發自內心的說道。
姜哲說道:“既然喜歡,這幅畫就送給你。”
弗蘭西斯卡吃驚的看著姜哲:“真的嗎?你要送給我?可是,你知道你的作品售價不低。”
她從開始學著做策展人到現在,知道畫家想要贈送作品,沒有那么自由。和一些大畫廊、拍賣行合作的畫家,在賣畫、創作時也沒有想象的那么自由,甚至受到限制。
她知道姜哲在威尼斯獲過獎,作品被威尼斯的美術館收藏。
所以,聽到姜哲這么說,才不敢相信,“畫廊和拍賣行會同意嗎?”
姜哲說:“我已經給他們打過電話,這張作品,不算是正式創作,算是草稿或者說練習稿,不會受到影響。”
自己來到意大利,弗蘭西斯卡一直陪同參觀考察,忙前忙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