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兩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和一個坦誠相見的女人坐在草地上,那遠處呢還有一個女子,站在水里,算是洗腳吧。”雅克站在馬奈的名作之前,毫無顧忌的評論。
姜哲正在努力忍著笑。
“那這幅畫的創作思路,簡單來說,就是抄襲。他完全就是在復刻緹香和喬爾喬內的一副田園音樂會,這幅畫就掛在盧浮宮蒙娜麗莎的背后。畫中的人物動作,則用的是拉斐爾設計的一幅銅版畫里的人物,惟一做的修改就是給這群人換上了現代的衣服。”
姜哲回憶這幾幅經典作品,經過對比,發現雅克沒有說錯。
“區別是,田園音樂會中的女人是靈感,是女神,而馬奈為了讓大家知道她畫的赤膊女人不是女神,還特地把女人的衣服丟在了一邊,讓人感覺她很怕熱。”
因為這個觀點很直白,旁邊有參觀者投來目光,像是看怪物。
雅克仿佛毫無察覺:“我之前說過,馬奈的成名,有運氣的成分。你知道1863年的官方藝術沙龍出了什么事情嗎?”
姜哲搖頭:“不知道,我只是知道馬奈在那次展覽中成名。”
雅克說道:“那時,巴黎有太多的藝術家希望成名。那一年,送去沙龍參加評審當的作品,高達5000多件,但其中有一半都被拒收了。”
姜哲點頭:“很殘酷。”
“拒收,對于一個畫家來說就等于一年的努力白費了,2000多幅畫被拒收造成的影響,可想而知。”雅克說道。
“所有落選的人,都將矛頭指向了拿破侖三世,理由是,據說沙龍的審核標準完全迎合他的審美品味。例如,他曾重金購買卡巴內爾的作品。
1863年那一年,拿破侖三世看到那么多人質疑他的審美,就決定辦一個落選畫展,把那些被拒收的2000多幅畫全都掛出來,讓所有人來評論。”
“這的確是一個意外。”姜哲又聽到一件趣事。
“落選的作品,大多數的質量不好,但也有例外。
馬奈的這幅作品,就這樣意外的參與展覽,并且一炮而紅。
這個過程讓莫奈這些人受到了啟發。
他們發現,除了官方藝術沙龍這條獨木橋,還有別的方式能成名。于是,這些被沙龍拒絕的人們聯合起來,搞了個畫展,就是第一屆印象派畫展。
當然,他們依舊被沙龍畫家批評。比如莫奈的《日出印象》,學院派的批評家說這幅畫就是一張沒畫完的壁紙,于是干脆就用迷惑名字給作品命名,印象派就此誕生。”
姜哲知道印象派的誕生,有些感慨的說道:“馬奈和印象派的關系,其實就像引路人。他雖被稱為印象派之父,但其實并不屬于印象派。印象派內部其實也并沒有一種統一的畫風,每個人的繪畫方式,繪畫題材包括個性愛好,出身背景都截然不同。”
雅克說道:“在沒有成名的時候,他們就是一群碰巧湊在一起的落魄畫家。
我看到了馬奈和畢加索的成功,學會了一件事。”
他等姜哲把目光轉向自己,才說出答案:“學會抄襲。”
姜哲忍俊不禁。
雅克也笑的很開心。
他引著姜哲去看莫奈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。
這幅畫被分成了兩幅,但依舊掛在一起。
雅克解釋:“這幅畫本來尺寸很大,但是因為保管不善發霉了,就干脆裁成兩幅畫。”
他指著畫中女子,說道:“坐著的女子是莫奈的太太,你猜,這個胖子是誰?”
“是庫爾貝?”姜哲觀察雅克所指的形象,大膽猜測。
“就是庫爾貝。”雅克答道。
“他怎么變成這個樣子?”姜哲說道:“與他的自畫像差距太大。”
“男人嘛,功成名就之后有些發福了。知道這幅畫為什么發霉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