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飯時間,姜哲、秦教授、胡老師以及其他幾所學校的老師湊了一桌。
天南海北的朋友們湊到一起,品嘗粵菜美酒,談論各種趣事,非常放松。
姜哲最年輕,但大家都不把他當晚輩看待,畢竟他的作品售價,已經隱隱這里最高的人。
酒足飯飽之后,趙老師提議:“下午,咱們就不去參加活動了。我看他們還是講話,座談,聽到煩了。”
“對對,不去了。”大家紛紛贊同。
“咱們直接去美術館。”
“不看那些新的,看看嶺南畫派的經典作品。”
最終大家經過商議,去看美術館珍藏的各種藏品。
來參加聚會的人,以創作油畫為主,但是大家來到羊城,不能不去看嶺南畫派的作品。
畢竟這里,影響力最大的繪畫流派,首推領南畫派。
羊城有不少嶺南派諸位名家的紀念館和展覽館。
眾人選擇藏品最多的美術館。
來到展館,大家直奔經典作品。
這里展出的藏品,并不是全部,但僅僅觀摩這些真跡,就很受益。
嶺南畫派是20世紀初期崛起的中國畫流派,創始人為高劍父、高奇峰、陳樹人,簡稱“二高一陳”。
這座美術館當中,有嶺南派創始人的作品,還有關山月,趙少昂等名家作品。
嶺南派的幾代畫家,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外來畫法,自創一格,描繪以南方特別是嶺南特有的景物。
這些畫家們講究、擅長的技法各不相同,無論是山水,花鳥,人物,甚至蟲草都各有經典作品。
姜哲在美術館中看了不少作品,印象最深的物品有兩幅。
首先高劍父的秋鷹圖:畫中左上角描繪了一只濃墨重彩的雄鷹,與右下角的秋葉,形成了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對角線布局,水墨與色采對比,在形式美與視覺沖擊上,達到了高度協調。
另一幅畫,描繪的是一只猴子,揪著樹枝垂下。猴子的動作活靈活現,描繪絨毛的特殊技法,既細膩自然,又不會顯得油膩。
整幅畫極具動感,讓人想象這猴子會繼續攀爬,還是從樹枝上落下。
這種生動有趣味的效果,讓姜哲有了沖動,想立刻動筆描繪這些南國景物。
此時,秦教授正在拍一張關山月的作品,可是,拍了幾張照片,都不滿意,無奈的找到姜哲。
“姜哲,我喝酒,手有點兒抖,總是拍的模糊,你來幫我拍吧。”
“好。”姜哲答應一聲,按照秦教授的要求,拍攝照片。
看到姜哲拍下的效果,秦教授有些感慨:“我真是老了,以前喝酒,一點兒影響都沒有。現在,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。”
他看著姜哲,說道:“你們趁著年輕,想做什么,想學什么,想到了就去做,千萬別留下什么遺憾。”
姜哲知道這時候應該說什么。
“您可沒老,就是不太適應這里的酒水。”
秦教授笑了笑,沒再繼續說下去。
參觀完美術館,有幾位老師喝酒的后勁終于上來了,只能各自回去休息。
姜哲覺得不累。
此時,汪真出去忙業務,他正好有空閑時間,可以用來創作或寫生。
來的路上,已經看到有賣畫具的店鋪,
他買好一套國畫工具以及幾本冊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