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教授暫停話題,詢問幾位學生,在本學期學習了哪位畫家的作品。
學生一一回答秦教授的問題。姜哲告訴秦教授,以及著重學習了魯本斯的作品。
秦教授看過幾位學生的臨摹作品,在學生回答之后,還會與其交流臨摹的心得體會。
聊完這些內容,他拿起圖伊曼斯的作品集。
“我看這本書,是關注作品的描繪內容。
這位畫家的創作,看起來很簡單,甚至初看會覺得型不準。但是,仔細品味,會發現他是用再現歷史的記憶,來講故事。
有人評價他的作品,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隱喻性。
你們看這幅畫。”
秦教授指著一幅表現人物背影的作品。
“就像畫老照片,或者一段記憶,或許看出來這些記憶中有他對歷史的一些思考和追問,作為具象繪畫,這些內容固然重要。
但是,我們都是學習繪畫的人,應該關注這位畫家繪畫語言的特質,也是他的作品的價值。
他的繪畫的形式,語言和他描繪的內容非常貼合,這一點也相當重要。
你們在這幾年的學習當中,已經有了一些自己擅長的方法。
看這位畫家的畫,就是要你們明白,選題和表現手法,一定要契合。”
幾個學生紛紛向秦教授提出自己的疑問。
秦教授解釋了他的意圖之后,再次強調:“絕對不能抄襲。作為學生,階段性的學習某位畫家,是可以的,但如果作為創作表達,太像某位畫家是大忌。”
付敏非常大膽的提問:“老師,如果我的創作,造型過于夸張,能通過嗎?會不會影響我的畢業成績。”
她很直白的說出自己的擔憂。如果創作具象寫實的作品,無法超過姜哲。
其他幾個同學,也有類似的想法。
秦教授說道:“畢業創作的時間很緊張,不必強行做改變。
我給你們看這些例子,只是參考。
你們的基礎都很好,可以試著在原有基礎上,做一些突破。”
秦教授覺得有些心累,鼓勵學生創新,怕他們畫的完全不成體統,不鼓勵創新,又擔心他們的創作太油滑。
他看向姜哲,猜測姜哲會做什么樣的選擇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