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哲也打算在自己的畫室里,完成畢業創作。
最先收拾完工具的同學,向班里的同學告別。他打算中午就啟程回家。
還有幾位同學,計劃午飯前后,坐火車或長途車趕回家鄉過年。
付敏聽到幾位同學約著一起去火車站,就說道:“你們幾個能不能一起去火車站,我想去送送你們。”
一位同學笑著說道:“一起讀書三年半,你都沒送我們,怎么現在想起來要送我?”
付敏說道:“這是大學期間,最后一個寒假,等到畢業的時候,大家各奔前程,很難說,有沒有機會送別。”
聽了付敏的說法,很多人也有同感。
在本地的幾個同學,也打算去送一送。
于是,幾個準備去火車站的同學,答應一起出發。
付敏對姜哲說道:“姜哲,你要不要也一起去送別同學?”
姜哲點頭,然后問道:“我愿意去,但是,你只是想去送別嗎?”
付敏小聲說道:“送幾位同學離開之后,咱們可以在火車站寫生。
現在,外出務工、讀書的人,已經陸續開始啟程回家。火車站肯定很熱鬧,素材多。”
姜哲覺得這個提議好。
從資料中連接或許素材,與直接從生活中獲取素材,感覺不同。
他和很多畫家,堅持使用傳統的速寫方法來進行日常練習。
大家約好見面時間,然后各自準備。
姜哲駕車把陳嫣送回家,再回畫室放下工具,最后回到學校。
在校門口停車,看到幾位同學已經在這里等待。
他下車招呼幾位同學上車。
姜哲的車,坐不開那么多人,還有幾位同學會搭出租車趕往火車站。
牟星坐在副駕駛座上,付敏和兩位要乘坐火車的同學坐在后排。
車子啟動,幾位同學開始聊天。
這幾位同學,每次回家過年的途中,都挺遭罪。盡管如此,還是盼著回家。
姜哲想起了上一世自己在外地讀書的時候,每年寒假,也是這樣坐火車回家過年。
好在,那種難受的經歷一去不返了。
火車站進站的入口,也有安全檢查。
幾人幫回家的同學搬運行禮,來到候車大廳。
現在,還不是春運的最熱鬧的時候,人雖多,但還沒有達到特別擁擠的程度。
姜哲幾人找地方坐下。
一位同學先對姜哲幾人表示感謝,然后說道:“我們等檢票,你們就不用在這里等了,趕快回家吧。”
姜哲提議:“咱們在這兒拍個合照吧。”
“好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