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興率領的靖難遺孤隊,在小猴子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那片深山密林中。
這里群山環繞,根本就沒有道路可行,距離最近的宣府都有50里,平日就連獵戶都不會到此打獵,就是傳說中的無人區。
按照小猴子的說法,礦區很大,聚集著數千人,一切的衣食住行都只能靠宣府提供。顯然經營此地者和一些大老板都有了交代,他們必須守口如瓶,才能接到這特殊的訂單。
像小猴子打工的燒炭塢就是這種訂單的供應商,他們每次運輸不光只讓老工人來,更是要在馬車后綁上樹枝,將沿途的車輪印給抹去。并且在卸貨之后,必須一刻不留地離開。
如被發現城里出現了亂嚼舌根的商販,他們連帶他們的鋪子都會徹底從宣府消失。小猴子跑了一趟活計,都被掌柜的再三警告,甚至還受到了死亡威脅。
如果不是因為靖難的同胞尋問,他是打死也不敢透露此地信息的。
群山密林的守備異常森嚴,林中布下了眾多的暗哨與陷阱,要不是鐘興在刑天營練就了一身敲悶棍的本事,也很難全部發現。
小心謹慎的一行人繞過眾多的眼線,一路潛伏到了密林中央一座山巒的頂端。向下望去,才能明白這到底是何等龐大的礦區。
只見環繞的十幾座山的洼地已經被蕩平,沿著山脊修建了眾多的環形小路,路上的巖壁處每隔上十幾米就有一個礦洞,路邊插上了火把,即便是在深夜也沒有絲毫放松的跡象。
緊鄰礦區的一處山窩窩,修建著遠比鹽場的鹽工村屋更密集的茅草屋,那些被礦工帶回來的家眷擁擠地居住在一起,一間不過十平的小窩,有的甚至擠進去了三戶人家。
礦工的居住環境都如此了,工作環境更不用說。為了防止他們逃跑,每一位礦工的腳上都戴著兩指粗的鐐銬,走起路來哐啷啷響個不停。許多人的腳踝都用破布包裹著,但依舊被磨破結痂。看看他們空洞的眼神,可能早就忘記了疼痛吧?
像這樣的采礦不發生事故才是鬼變的,就在鐘興觀察之時,礦區中一處礦洞就發生了垮塌,大量的塵埃從礦洞中噴涌而出,幾名幸運的礦工灰頭土臉地從里面跑了出來,但還有更多可憐的家伙被埋在了里面。
監工并沒有組織搶救,只是安排了幾名礦工,負責用礦渣將礦洞填埋,避免其影響到旁邊的礦洞作業。
那些冷血的監工,心狠過詔獄的錦衣衛,根本沒把礦工當人看待,只要沒有死,就往死里干。而監工身著的都是宣府夜不收的暗甲黑胄,這群本該在塞外和蠻夷拼殺的邊防英雄,此刻卻聚集在此欺負著同胞百姓。
搬山工過得豬狗不如的生活,不光拿不到半分錢財,家眷也要跟著自己一同吃苦。但凡有敢逃走的家伙,尸體就被吊在了礦區門口的立柱上,讓看門的獵犬時不時地撕咬上一塊,當成狗糧來充饑。
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,就是宣府總督忻成伯趙彝。偌大的礦區就是一座吃人不吐骨頭的地獄,但在這地獄的中央卻修建著一座高達3層的華麗樓閣,正是趙彝的行宮。
誰能想到,這個剛剛跟隨朱棣征伐韃靼歸來的英雄,偏不愛在城中休整,而是移駕在礦區里親自監管工作進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