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才使得大明沒有被此物毒害,而罌粟粟貴得離譜,自然也流通不起來。但鄭和感到異樣的是,眼前老城主抽得這個和他了解到的那些都有些不同,首先是吸食的方式第一次得見,而且味道更為濃郁,吸食之后,老城主的精神狀態甚至顯得有些癲狂。
“舒坦啊!舒坦!”老城主用力猛吸一口,大力拍腿叫好。
“城主大人,這罌粟粟不是什么好物,您可別過量吸食啊。”鄭和已經算是好言在勸找死的鬼了。
“誒,鄭大人有所不知,我吸的這個啊叫福壽膏,可是錫蘭山王國的土特產,每次吸上兩口,身輕如燕,我多年的骨痛頑疾都能化解,神奇得很啊!”老城主得意炫耀時,還不忘招手讓下人又拿了一桿煙槍來,“鄭大人,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來試試?”
“不了,鄭某并不善此道,況且圣上明令禁止碰罌粟粟,自不敢用。”鄭和禮貌謝絕。
“別怕嘛,試過你就知道了,吸了福壽膏,連殺頭都不怕了,哈哈哈!”老城主歇斯底里地笑著。
“老城主,這次前來沱灢,一是為補給船隊,二是問詢托付給您的小事。”鄭和說到后面壓低了聲音。
“尋出逃的建文帝?那可不算什么小事,大明皇帝如此上心地一次次派鄭大人出來,其實為的就是找這前朝皇帝吧?”老城主毫不避諱地大聲道。
“老城主,那您這塊,是否有什么消息?”鄭和揮了揮手,將自己的隨從都給支出了會客廳外,接下來的話就不適合他們聽了。
“實不相瞞,鄭大人托付之事,老夫怎敢怠慢?這兩年我聯絡了占城王國各方城主,自己也派了不少手下到民間打聽。有消息稱,確實曾見過一位年輕的和尚,曾在8年前到過占城地界,身邊還有一些說話細聲細氣的仆從。但他們并沒有待多久,又搭船向西而去了。”
老城主的話讓鄭和不由眼前一亮。
就跟城主說得一樣,朱棣在財政年年都緊張的情況下,無止境地撥款市舶司,加緊打造遠洋艦隊,可不僅僅是為了買些香蕉榴蓮,賣點瓷器茶葉什么的。正因為有消息傳出,那在靖難之役中失蹤的建文帝,流竄到了西洋。
作為朱棣親信的鄭和,才被委派重兵船隊前來,一旦尋獲,按照圣上的意思,他只需要一個小方盒子帶回來就行了。
這已經是第三次下西洋,鄭和總算聽到了些有用的消息,連連向老城主道謝,并且開始不斷追問,關于那離開和尚的具體細節。
哪怕知道是去哪兒的船,隨行多少人,是否有人接應,都將成為重要的線索。
但當鄭和追問這大煙鬼的時候,請君樓中的大戰正如火如荼!</p>